本書是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1948—1954年之間創作完成。全書從1919年的《凡爾賽閤約》開始一直寫到1945年《波茨坦宣言》二戰結束,既有對戰爭的原因、經過的描寫,又有戰爭過程細節的再現;既有重大國際事件的敘述,又有戰爭中各國之間的關係的論述,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方麵,是研究二戰的重要史料。
丘吉爾(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全名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英國曆史學傢、政治傢、演說傢、記者,齣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托剋,擔任過兩屆英國首相,是20世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二戰期間,帶領英國人民取得瞭最後的勝利。1953年,他所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得瞭諾貝爾文學奬。
对于二战时期的那位风云政治人物丘吉尔我的第一个认知居然是他的绰号“老虎狗”。后来我倒是特意去找过那种被称作是丘吉尔犬的图片,不得不佩服当时英国人的联想能力。不过在当时我看到的书中,字面上给出的解释意思却是他像老虎一样凶猛,战争时期又像狗一样的守护着家门。且...
評分对于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来说,记忆中,没有什么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来的更加深刻的了。这场深刻的战争不仅是所有亲历者永久的梦魇,更以我们了解和不了解的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历史的长河缓慢且坚定的流淌着,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也没入时光的深渊,再难一睹其本来面目,只能通过书...
評分战争体裁的书,本人看得很少,偶尔一本多数还是侧面描写或者与战争相关的人与事。像我这样一个假文艺范儿的女子总是不敢直视战争的残酷的与冷血。就像对中国动乱中的文化大革命那段厉害感兴趣,可不愿看《牛棚杂忆》,怕血腥没有人性的真相,让人透不过气,只愿找些边缘的文字...
評分战争体裁的书,本人看得很少,偶尔一本多数还是侧面描写或者与战争相关的人与事。像我这样一个假文艺范儿的女子总是不敢直视战争的残酷的与冷血。就像对中国动乱中的文化大革命那段厉害感兴趣,可不愿看《牛棚杂忆》,怕血腥没有人性的真相,让人透不过气,只愿找些边缘的文字...
評分斷斷續續讀完瞭。刪減版,從丘吉爾自述的角度瞭解二戰,還是蠻有意義。
评分蘇聯真的是一個辣雞流氓國傢,斯大林人渣
评分資本主義,法西斯,共産黨。
评分藉丘吉爾的經曆簡明扼要的梳理瞭二戰經過,前因後果,不同國傢政治角力,遠比紀錄片要有深度。丘吉爾高度評價瞭羅斯福總統,對斯大林貌有微詞,詭譎的是在戰爭高峰羅斯福去世,尾聲時丘吉爾辭職,斯大林因戰果擴大逐漸膨脹,為戰後的世界帶來不定因素。蘇聯作為新型的政體國傢可能對西方世界抱有懷疑,努力扶持中歐親蘇勢力,迫害政治犯,在美國投放原子彈加速日本投降一周前纔對日宣戰,齣兵東北,並在日本投降後大肆掠奪東北物資,雖簽訂蘇中友好同盟條約,最終在60年代撕毀,最終也在霸權主義支配下走嚮衰敗解體。其實真正的愛好和平,自由民主纔是重要的。
评分對二戰還不瞭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