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表意泛论》为克里斯蒂安·麦茨的论文集,共分两卷,每卷均分为四个单元、包括10篇文章,从现象学、语言学、叙事学、风格学、符号学等诸多方面涉及和论述了电影表意这一核心命题,对电影符号学的各种问题进行了阐释。
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1931-1993年),法国理论家、“电影符号学之父”。1953年获德国文学文学士学位,1971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1966年开始在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任教。他的重要电影理论著作《电影表意泛论》、《电影和语言》与《想象的能指》开创和构建了第一电影符号学和第二电影符号学体系。
崔君衍,中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翻译家,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现代电影理论译著的学者,巴黎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重要著译作有《电影是什么?》、《电影美学与心理学》和《电影艺术词典》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没有情感,什么也写不出来。每个研究者,在每一时刻,只能说明白对他这个主体来说至关重要的事。
评分观点大都在第一卷的第二单元,尤其集中于《电影:纯语言还是泛语言?》《电影符号学若干问题》《虚构故事片中的外延问题》三篇,其他文章基本车轱辘话:电影是泛语言,号召学界创建电影符号学。从麦茨对《再见,菲律宾》的研果来看,可见第一符号学对电影研究的乏力和价值的有限,演进是必然趋势。崔君衍先生的前言很有帮助,希望先生再译《想象的能指》!
评分麦茨后期绝对自己给自己说迷糊了,不过还是厉害,尤其是表意形式与内容的分层
评分只能说以前没读懂纯粹是翻译的锅……
评分这本也算是翻过了。大部分文章《电影的意义》那本书里都有,但这一版的翻译比刘森尧好太多太多,实在有点遗憾最开始看的不是这一本。内容其实只涉及麦茨的第一电影符号学,译者的序言非常助于理解。搞完论文仍然不敢说有多了解,我还是太菜了。不过总算还是摸到了一点符号学的门道吧:-D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