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先生,字默存,號槐聚,1910年生於江蘇無锡。十歲入東林小學,在蘇州桃塢中學、無锡輔仁中學接受中學教育,十九歲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
1932年在清華結識楊絳先生,次年畢業,赴上 海光華大學執教。
1935年,先生與楊絳先生完婚,然後同赴英倫留學。兩年以後,先生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 中國》一文獲副博士(B.litt)學位。之後隨楊絳先生赴法國巴黎大學從事研究。1938年,被清華大學破例聘為教授,次年轉赴國立藍田師範學院任英文係主任,並開始瞭《談藝錄》的寫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先生被睏上海,任教於震旦女子文理學校,其間完成瞭《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
抗戰結束後,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學外文係教授兼南京中央圖書館英文館刊《書林季刊》編輯。在其後的三年中,其作品集《人獸鬼》、小說《圍城》、詩論《談藝錄》得以相繼齣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
1949年,先生迴到清華任教;1953年調到文學研究所,其間完成《宋詩選注》,並參加瞭《唐詩 選》、《中國文學史》(唐宋部分)的編寫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先生受到衝擊,並於1969年11月與楊先生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乾 校”。1972年3月迴京,當年8月《管錐編》定稿 。
1979年,《管錐編》、《舊文四篇》齣版。1982年起擔任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院特邀顧問;1984年《談藝錄》(補訂本)齣版;次年,《七綴集》齣版。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關於中國古代詩文的論藝專著。簡裝橫排繁體本。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围城》,觉得能不露声色惟妙惟肖的描摹出人性的弱点实在是大家的手笔,更可贵的是揶揄讽刺之余还带了点悲天悯人。那时候我以为文化人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了。 后来听说钱老并不十分满意自己的《围城》,也知道了真正在文化界、思想界掀起波澜的其实是《谈艺...
評分读钱小识 <谈艺录><管锥编>都是大书,没有金刚钻的凡夫俗子大凡是扛它不动的,当然这并不妨碍心存敬畏的人上前端详打量,也许带几分侥幸的心思想在宝山里顺手牵只羊;也许拿这当镜子验验自家嘴脸可还看得,想来钱先生不会为此而生厌烦。至于我,...
評分詩話讑藝回溯同光詩體 世俗意義之美有別於詩學意義上的美 詩人從躍動 喧囂不已的現實中喚出藝術顕現 然而詩人並非詩主人 更非詩的創造者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 否定詩人的主體性有意義並不代表任何人都能成為這種中介 能夠經過痛苦搏鬥 從廣漠的材料中打磨出光彩奪目的詩 依舊是詩...
評分佩服!
评分看完之後很佩服錢先生,尤其是最後分析詩歌、藝術的靈感與宗教悟道類似的地方,佩服得緊。
评分走馬觀花般地看完瞭,感覺錢老有隻要一有機會,就要展現其博學,料想此書中的引經據典僅是他腹中詩書的九牛一毛,令人嘆為觀止。 另外此書中的一些文章是作者二十二歲所作,真令人慚愧至極。
评分青睞“因悟而修,因修而悟”的滄浪路數,詩之性情是將學問融鹽於水,而非生搬、賣弄學問。清詩部分,論浙派、桐城派、蔣士銓與“南雷傢法”學山榖,十分精到;對神韻說不以為然,對漁洋詩幾分肯定;對籜石詩的評價先轟炸之後發塊糖;對袁子纔不時揶揄其空枵叫囂沒學問。有說網絡搜索讓錢先生的學問縮水一半,純屬臆想之言。《談藝錄》的魅力正是在於“悟入”的材料排比,非靠博聞強記輔以大量的讀書筆記不能完成。
评分這是一本讓人crazy的書籍,你讀瞭感覺明白瞭,但是想想還是不明白; 古今,中西,時間空間,哲學,我認為錢鍾書的大成之作就是這本書籍; 不能品讀這本書籍的人,我覺得是沒有文化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