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是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唯一被冠以“经”的一部佛教典籍,其核心思想是“即心即佛”、“顿悟成佛”。《坛经》在把佛性归诸心性、把人变成佛的同时,倡导“即世间求解脱”,主张把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
《坛经》的义理非常丰富。闭目思来,有这么几点印象较深: 一、自性是佛,不假外求。这也可说是人性本善论了。因为人性本善,所以去除欲望遮蔽,就如拨云见日,可以直了成佛。我不怀疑此论。但是,就算六祖当日,也被神秀的推崇者迫害,躲避深山,那些可是佛门中人,出家也不...
评分六组坛经与此书坛经有何差别? 今天,听完讲座,说此书是用来疗伤的,但却没想到有两个版本,本人从书本介绍倒看不出何差别,但前者100多元,后者只要20元,想问问看读过两本书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评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原文出自《金刚经》,世间万事万物都如梦幻泡影,应该对现实世界不执著,不留恋。 禅宗北宗,与南宗的“顿悟”说不同,其教法力主渐悟之说,故而禅史有“南顿北渐”之称。 南顿北渐 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
评分 评分《坛经》的义理非常丰富。闭目思来,有这么几点印象较深: 一、自性是佛,不假外求。这也可说是人性本善论了。因为人性本善,所以去除欲望遮蔽,就如拨云见日,可以直了成佛。我不怀疑此论。但是,就算六祖当日,也被神秀的推崇者迫害,躲避深山,那些可是佛门中人,出家也不...
《坛经》不适合作为入门书籍。但是读过几本经书之后再读《坛经》,就能理解这本经书的立意之高,也才能澄清世人对渐顿二法的错误认识。法无二分,人有高下,所以羊鹿白牛并不是佛法的高下,而是人能不能领悟。也许因为是中国人所写,这是我至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一部经书,也是最能打动我的一部经书。
评分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学生时代政治课本里说这是唯心主义的代表。如今读原文,才发现课本断章取义,此话的关键点不在于唯心唯物,风动幡动实则都是如梦幻泡影的有为法,心因此而动自然是执迷于相了,这话本意应是教我们不为外物所扰,换成人生态度大概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吧。
评分“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皈依?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中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这个版本不算好,我这个古文渣都能看出白话有错误。
评分很多没有读懂。
评分增加智识,以此证人。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