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管理变革

华为管理变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吴晓波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62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7945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管理
  • 华为
  • 企业管理
  • 商业
  • 商业传记
  • 2019
  • 科技
  • 多看阅读
  • 华为
  • 管理
  • 变革
  • 企业战略
  • 组织管理
  • 领导力
  • 数字化转型
  • 管理思想
  • 实践案例
  • 创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系统论述华为管理变革的专著。

四位中澳管理学家率领一批中青年管理学者,历时三年,阅读了国内外大量关于华为的各类资料,包括文件、论文、专著等,并访谈了部分华为前高管和员工,尤其是主导或参与过华为变革的内外部专家,同时又进行了多轮、多种方式的结构梳理和细节讨论,在此基础上才分头动笔。此书虽为标本式的商业案例探究,但其中的细节与故事极具生动性。

华为的30年发展史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变革史。中西杂糅的变革理念、因时因势的变革方略、渐次推进的变革节奏、领导者的变革勇气与谋略,以及以开放为旗帜的自我批判等,使华为从原始积累期的混乱与活力并存逐步走向规范化与秩序化,进而铸就了华为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

华为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它能够不断进行管理变革,突破自身的组织桎梏,稳步向前发展。更有意义的是,华为用制度化的方式主动地将“变革”融入组织,使其成为所有员工的共识,进而形成华为极其独特的组织文化和“常态”。

作者简介

吴晓波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前院长、“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联席所长、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

约翰•彼得•穆尔曼

教授,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学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访问教授(2011—2013),美国、法国、英国、芬兰、德国和中国多所大学的访问学者。他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哲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管理与组织学硕士、博士学位。

黄 灿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所联席所长。

郭 斌

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剑桥大学全球化制造与创新管理联合研究中心中方副主任。

目录信息

序 一 VII
序 二 恐惧是变革的最大动力 XV
第一章 华为管理变革:概述 001
1.1 引言 003
1.2 华为历史简介 006
1.3 华为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 010
1.4 建立和打破制度 026
1.5 本书的章节结构 037
第二章 高管团队与组织变革:
基于制度化变革视角的解读 041
2.1 引言 043
2.2 变革中的领导力 044
2.2.1 高管团队:变革的催化剂 045
2.2.2 变革循环: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049
2.2.3 将变革基因融入企业文化 052
2.3 高管团队的变革 055
2.3.1 领导力结构的适度分权 056
2.3.2 不同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战略一致性 063
2.4 小结 066
附录 华为部分高管履历 069
第三章 华为的集成产品开发变革 071
3.1 IPD变革的意义 073
3.2 IPD系统的思想与构架 082
3.2.1 以客户为中心:开发什么 082
3.2.2 跨部门团队:谁来开发 083
3.2.3 流程和模板:怎么开发 086
3.3 IPD变革的实施过程 088
3.3.1 来自CEO的强力支持 088
3.3.2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 089
3.3.3 较长的变革时期 093
3.4 小结 095
第四章 华为供应链管理变革 097
4.1 引言 099
4.2 第一阶段:集成供应链 101
4.2.1 拜师IBM,穿上美国鞋 101
4.2.2 识别变革前的问题 103
4.2.3 提出解决方案 108
4.2.4 结论和讨论 116
4.3 第二阶段:全球供应链 118
4.3.1 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118
4.3.2 执行海外ERP项目 120
4.3.3 建立集成的全球供应网络 123
4.3.4 定制化当地供应链活动 125
4.3.5 结论和讨论 128
4.4 小结 130
第五章 华为财经管理变革 133
5.1 引言 135
5.2 第一次财经管理变革:“四个统一” 138
5.3 集成财经服务变革的背景 142
5.3.1 电信行业的发展 142
5.3.2 运营风险 143
5.3.3 财务效率 145
5.4 第二次财经管理变革:集成财经服务变革 146
5.4.1 IDSⅠ(2007—2010) 147
5.4.2 IDSⅡ(2010—2013) 152
5.5 集成财经服务变革的推行 154
5.6 集成财经服务变革的效果 157
5.7 华为的财务管理 158
5.7.1 融资 159
5.7.2 投资 160
5.7.3 并购 161
5.8 小结 163
第六章 华为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 165
6.1 引言 167
6.2 第一阶段:人事管理(1987—1991) 168
6.3 第二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开端(1992—1997) 169
6.4 第三阶段: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1997—2005) 173
6.5 第四阶段: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2006—2010) 182
6.6 第五阶段:员工赋能管理(2010—2016) 186
6.7 小结 190
第七章 华为研发管理变革 193
7.1 引言 195
7.2 变革管理的过程分析框架 196
7.3 1991年前:研发管理变革的背景 200
7.3.1 代理起家 200
7.3.2 绝处逢生 201
7.4 1991—1994:建立非正式的研发管理系统 203
7.4.1 识别变革需求:混乱的“游击队式”研发 203
7.4.2 发起变革:研发与制造分家 205
7.4.3 基于反馈进行调整:数字机组推动的管理方式改进 207
7.5 1995—1998:建立正式的研发管理系统 209
7.5.1 识别变革需求:如何管理日趋复杂的研发 209
7.5.2 发起变革:组织架构与流程化的同步更新 211
7.5.3 基于反馈进行调整:研发系统趋向正式化 216
7.6 1999—2004:IPD变革 221
7.6.1 识别变革需求:快速扩张的危机 221
7.6.2 发起变革:始于“特区”试验 223
7.6.3 基于反馈进行调整:从怀疑到认可 226
7.6.4 让变革融入管理体系:充分授权、稳步推进 227
7.7 2005年至今:建立全球领导力 229
7.7.1 各地研发机构整合全球资源 229
7.7.2 “诺亚方舟”拥抱未来挑战 231
7.8 小结 232
第八章 华为的国际化之旅 237
8.1 引言 239
8.2 第一阶段:克服外来者劣势 243
8.2.1 把赢得价值敏感型客户作为第一步 244
8.2.2 在目标顾客群体中提升产品形象 246
8.2.3 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 248
8.2.4 像当地企业那样思考和行动 250
8.3 第二阶段:站在全球的视角管理企业所面对的复杂性以
取得协同效应 252
8.3.1 利用全球资源来实现协同 252
8.3.2 有时候“慢”即是“快” 254
8.3.3 平衡效率与响应速度的要求 255
8.3.4 在文化多样性中构建组织一致性 260
8.3.5 积极管理公共形象 261
8.4 第三阶段:战略思维的转变—从追随者到产业领导者 263
8.4.1 遵循共生哲学 263
8.4.2 动态调整市场进入战略 266
8.4.3 更加开放和包容的管理理念 268
8.5 小结 269
附录A 华为1987—2016年的员工数和销售
收入明细 275
附录B 本书写作过程中的相关访谈明细 277
附录C 《华为公司基本法》(华为,1998) 279
参考文献 30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更像是博士论文,不同的章节由不同的学者调研撰写。如果华为没有进入消费电子行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我在十几年前就知道这个名字,源于在通讯企业的短期实习。那时候华为像是低配版的思科,勤力的在市场上努力寻找机会。这本书让我很感慨,真正让华为走...  

评分

重点看了下IPD的部分。 说来也惭愧,作为几年前华为的敏捷顾问,却没有去了解IPD这个过程管理的前辈。一直到到现在才知道啥叫“项目级敏捷”。。。 IPD,集成产品开发,是华为在意识到自己的流程有问题的时候,斥巨资,下大决心,请了IBM的顾问来进行实施的。后来确实也取得了...  

评分

看过很多讲华为的书,读过朋友圈转发的任总讲话。而这本吴晓波老师的《华为管理变革》,才讲到了华为管理的精髓。 个人认为华为管理的精髓是打造出了一种互信的文化。 共同的价值观:《华为基本法》中定义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艰苦奋斗; 共同的利...  

评分

这本书更像是博士论文,不同的章节由不同的学者调研撰写。如果华为没有进入消费电子行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我在十几年前就知道这个名字,源于在通讯企业的短期实习。那时候华为像是低配版的思科,勤力的在市场上努力寻找机会。这本书让我很感慨,真正让华为走...  

评分

解答了一些之前思考过的问题: 1、华为6个月的轮值CEO制度为什么不会导致战略方向的短视?任正非的精神领袖地位、华为基本法的文化制度保障 2、如何解决以客户为中心和产品开发效率之间的矛盾?IPD解决了开发什么(面向未来和共性的需求)、谁来开发(跨部门团队架构)、怎么开...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到组织能力,学习我党就好了

评分

要不是为了写报告,打死不会看的书

评分

解决不了我的问题,焦虑

评分

这是一本管理工具书。华为的精细管理务实高效、响应快速、尊重规律,值得每一个企业家(特别是制造业的企业家)研读和思考。

评分

没有想到是自己大学很牛逼的辅修班老师们写的书。怎么说呢,差强人意吧。感觉像是拿到了一个命题,几个人分了工,凑了一本书,里面内容很多重复,且看上去大全空。想读任正非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