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俄罗斯文学 赫尔岑 回忆录 文学 历史 苏俄文学 俄国 经典
发表于2025-02-22
往事与随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国文学的伟大纪念碑
在历史激流中把握命运,伸张人的善与自由
◎ 编辑推荐
◆ 赫尔岑是俄国反沙皇专制的伟大斗士,影响了俄国、欧洲乃至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与革命者。
◆ 全书所述历史含括广泛,拿破仑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别林 斯基、恰达耶夫、巴枯宁、马志尼 、蒲鲁东、拿破仑三世等人物纷纷登场,鲜活生动,妙趣横生。
◆ 本书不仅讲述历史,剖析人性,同时是一部自由思想的巨著,为大思想家以赛亚·伯林所推崇。
◆ 赫尔岑是思想家,也是文学家,曾影响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写作。《往事与随想》也可作为一部文学经典细细品味。
◆ 项星耀的译本,首次出版以来广受好评,并得到巴金等权威的称赞。
◎ 内容简介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心灵史巨著,是赫尔岑用血和泪写成的回忆录。全书的覆盖面相当广,从 1812 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 年欧洲的革命风云,资产阶级政权对群众的血腥镇压,直到19世纪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 19 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
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来到西欧后,又遭遇了 1848 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
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怀悲悯,在他笔下展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不畏压制与迫害,在历史波澜中奋勇搏击的历程。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是不乏启示与激励的。
◎ 名人推荐
◆ 他的自传是俄国文学与心理学天才的伟大纪念碑之一,堪与屠格涅夫及托尔斯泰的伟大小说并列。
—— 以赛亚·伯林
◆ 星耀同志:二十六日来信收到,知道赫尔岑的“回忆录”即将发排,我十分高兴。您的全译本仍用“往事与随想”的译名,我当然同意,而且我应当感谢您替我偿还了一笔欠了几十年的大债(我一九二八年就计划翻译这部大书!后来又有朋友们帮忙,您也是其中之一,我只译出五分之一,而且“随想”二字还是采用一位读者朋友的建议。)赫尔岑是我的“老师”,他的“回忆录”是我最爱读的一部书。但几年来我疾病缠身,写字吃力,有话写不出,也无力写,只好等我身体养好点,或者您的译文出版时,再拿起笔写出我的喜悦。再一次感谢您。
—— 巴金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自传经典,可与卢梭、司汤达、吉本、托尔斯泰和亨利·亚当斯的自传并列,甚至有人会加上托洛茨基、丘吉尔,像赫尔岑一样,他们知道怎么把个体置于历史当中。
—— 德怀特·麦克唐纳(《往事与随想》英译者)
◆ 他的观察力极其出色,以伟大记者的俭省笔墨讲述故事。他的天赋在于不仅了解人们本身,还了然于他们在历史中的处境。这位不懈而又诚实的观察者在书中给出的观察——运动中的人们经受了什么——我们最好自己去发现。
—— V.S.普利切特(英国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 赫尔岑的这本回忆录是十九世纪一部纪念碑式巨著,是重要的文献,更是出色的文学作品。
—— 菲利普·汤因比
赫尔岑(1812—1870),俄国思想家、作家、革命家。少年时代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立志走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道路。1829 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数理系。1835 年,他以“对社会有极大危险的自由思想者”的罪名被流放。1842 年回到莫斯科,立即重新投入战斗,并受到迫害。1847 年初,赫尔岑携家到达欧洲,成为流亡者,从此再未返回俄国。1848 年欧洲革命的失败,使赫尔岑思想上发生危机,触发他重新思考社会根本问题。1852 年他来到伦敦,随后建立了“自由俄罗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极星》和《警钟》两种刊物,登载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的文学作品和各种文章。这些刊物当时被大量秘密运回俄国,促进了解放运动的发展。1870 年 1 月,赫尔岑病逝于巴黎。
其代表作有《谁之罪》《科学中的一知半解态度》《关于研究自然的信》《法意书简》《来自彼岸》《论俄国革命思想的发展》《往事与随想》等。
1月大部头4打· 掏空了我各种欲望的大部头啊,总算在除夕这天搞完它了(想给自己戴朵小红花)。前半部很精彩,青年时代的赫尔岑真是纯粹又可爱,而且文风轻松有趣,然后到后半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他随着的成长,越来越琐碎,枯燥到头发至少掉了一百来根……他嘴挺毒,愤青了一辈子也是不容易啊,一生感情充沛(有点煽情过头? 坚持自己的理想,经历了那么多也没放弃过,真的很值得敬佩。以一部自传回忆录去了解一段历史,还蛮有意思的,而且,好像更喜欢他背后的那段历史,而不是他的一生(对不起您了~建议看纸质书,注释太多,看电子书的部分快把屏幕戳破了!这几天读这个书,显得现实更加讽刺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支离破碎的,由行云流水般的开始至停滞不前再到最终利用旅途中的琐碎时间读完,几乎成了我用时最久的一本书,赫尔岑的回忆录真实并且充满力量,或许在这里引用狄更斯的文字最为贴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评分1月大部头4打· 掏空了我各种欲望的大部头啊,总算在除夕这天搞完它了(想给自己戴朵小红花)。前半部很精彩,青年时代的赫尔岑真是纯粹又可爱,而且文风轻松有趣,然后到后半部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他随着的成长,越来越琐碎,枯燥到头发至少掉了一百来根……他嘴挺毒,愤青了一辈子也是不容易啊,一生感情充沛(有点煽情过头? 坚持自己的理想,经历了那么多也没放弃过,真的很值得敬佩。以一部自传回忆录去了解一段历史,还蛮有意思的,而且,好像更喜欢他背后的那段历史,而不是他的一生(对不起您了~建议看纸质书,注释太多,看电子书的部分快把屏幕戳破了!这几天读这个书,显得现实更加讽刺了…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是支离破碎的,由行云流水般的开始至停滞不前再到最终利用旅途中的琐碎时间读完,几乎成了我用时最久的一本书,赫尔岑的回忆录真实并且充满力量,或许在这里引用狄更斯的文字最为贴切——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评分终于读完了。一边读,一边校订,一边记录些心得。包罗万象,笔力雄健。读到加里波第访问英国的篇章,我真激动了。老百姓热爱他们的英雄,那样的英雄是他们的自己人,与他们分担共同的命运。而赫尔岑清晰、痛苦地意识到,俄罗斯的革命仍未到来,必须等待,宣传,培养力量,这或许要耗去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三代人。作为土壤,这是绝大部分真的假的革命者所无法忍受的。我们希望在告别人世之前,看到自己的努力开花结果,看到自己的历史位置,但有时候,如果你投身于真正的事业,这就不可能。赫尔岑知道自己的限度,他与自己的限度达成和解,坚持下来。或许因为他是作家,所以这一切才堪可忍受。赫尔岑不是英雄,但他同样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凤凰出版社的全译本《往事与随想》是市面上比较好找到的版本,尽管项星耀的译笔要更好一些,但是巴金和臧仲伦翻译的这版多少也算“次优选择”了。若要观察我国出版界的媚俗风气,书的腰封是一个很好的角度。典型的例子如《问学·余秋雨》以及各种粗制滥造的《沉思录》和《道德...
评分昨天偶尔看到《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年度特别致敬”,其中致敬的“年度经典再现”是后浪出品的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致敬词中有一句“这部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巴金便是其中之一,他因对《往事与随想》的热爱,决心翻译此书,以学习,以致敬”。这句话本身并没...
评分昨天偶尔看到《新京报·书评周刊》的“年度特别致敬”,其中致敬的“年度经典再现”是后浪出品的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致敬词中有一句“这部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巴金便是其中之一,他因对《往事与随想》的热爱,决心翻译此书,以学习,以致敬”。这句话本身并没...
评分 评分上册中,作者记载了从自己的出生到他大儿子出生的人生经历——童年的孤独、大学的志向、流放的旁观,爱情的私奔。 阅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在俄式的荒诞社会和沙皇的专制统治下,是什么使作者经历着苦难的同时又能够乐观地面对苦难,虽说性格的塑造和形成是多样化的,但我想...
往事与随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