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抑郁会如此普遍和持久,为什么这一症状如此难以得到治愈?罗森伯格从科学家和抑郁患者的角度分析了这一系列问题。整合实验研究和流行病学的研究,以及临床工作者和抑郁症患者个人的声音,本书就抑郁为什么会持续存在提出了大胆的解释,并对日益普遍的抑郁污名给出了说明。罗森伯格为自 己和其他抑郁患者提供了恢复健康的希望,指出了治疗抑郁的新路径。必须承认,并非是某个单一因素导致了抑郁,他从进化角度就这一消极情绪了新模型和新理论。例如,低落的情绪可能使你在加工信息时更具有质疑精神,更加深思熟虑、小心谨慎。轻度抑郁可能就像“情感上的茧”,让你有机会留出时间来思考哪里出错了。
乔纳森·罗森伯格,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情绪和情感实验室负责人。他的文章发表在《科学美国人》(科普杂志)《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知名杂志上。2013年,罗森伯格发起了走出黑暗的运动,倡导全国范围内开展有关抑郁的对话。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情况恰恰相反,对消极刺激作出完整反应的人患抑郁的可能性其实最低......有些抑郁者会在跟别人讨论不幸的生活事件时,流露出最少的悲伤情绪。”
评分抑郁过后,西尔维说:“我情愿变脆弱,以拥抱生命的自然流动,而不是试图引导它,让它听从我的安排,这样反而给我带来勇气。” 第五颗星给科普里的温柔。
评分已购。认为抑郁是由某种缺陷导致的观点,造成目前抑郁症的治疗困境。人类抑郁有非常古老的起源,它是针对逆境的某种原始反应,而这是我们跟其他哺乳类同伴共享的进化遗产。心境系统能灵活调节行为,以适应不同情境的要求,是一种适应装置,同时也会让人付出代价。然而进化速度缓慢,跟不上人类社会变化,致使这种适应的代价变得过大。当个人的现实需要跟古老的心境系统对峙时,心境系统必须釜底抽薪。它调低了目标追求的音量;不只是对某个目标,而是对所有目标。最终,当心境系统胜利时,它就会让你躺在床上,陷入抑郁,同时身体疲意,感觉迟钝,缺乏动力——各个方面,无所不包。重抑郁时,心境系统就像是个黑洞,它对人停止行动的动机施加了极其强大的引力。
评分西方一切研究建立于实证研究,抑郁靠药物治疗。本书提出了心境,其实可以借鉴禅宗,冥想。我也抑郁过,的确不好受,糊里糊涂也过来了,反正,它再来,就来吧,我也挺好奇的。
评分抑郁,什么都不想做,低落,原来也有可能是太想追求幸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