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的冬天

五大道的冬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朱朱
出品人:
页数:153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1
价格:3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7569355
丛书系列:六点诗丛
图书标签:
  • 诗歌
  • 朱朱
  • 诗集
  • 中国现当代诗歌
  • 中国
  • 中国当代文学
  • 文学
  • 五大道
  • 冬天
  • 天津
  • 老城
  • 历史
  • 建筑
  • 人文
  • 冬日
  • 城市记忆
  • 时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诗集系作者2012-2016这五年的新诗集,近40首,包括其著名组诗《清河县》第二部。

作品的风格虽然不免怀旧,但叙事所坚持的操守,反诗意,反戏剧化,反浪漫主义。朱朱在追求诗歌之“江南性”的同时,也从内部对此进行颠覆,在相反的向度上挺进着。譬如古今很多江南诗人都把诗写得风光旖旎、软玉温香,朱朱却在温柔乡式的写作中追求尖锐峻冷的风格,以及一种“震惊”的艺术效果。

作者简介

朱朱,系诗人、艺术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获《上海文学》2000年度诗歌奖、第二届安高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批评家奖等多种奖项。

出版诗集:《枯草上的盐》(200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皮箱》(200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故事》(201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艺术评论集《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等。

目录信息

我想起这是纳兰容若的城市
14
地理教师
16
时光的支流
18
古城
20
双城记
22
路过
26
读《米格尔大街》
30
婺源
32
丝缕
34
燕山行
38
太原,2000年
40
彩虹路上的旅馆
42
啄木鸟
46
佛罗伦萨
48
九月,马德里
52
月亮上的新泽西
56
纽约快照
60
读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64
越境
66
暝楼
70
对决
72
伤感的提问
74
给来世的散文
78
熟透的脏
84
即景
86
道别之后
88
大礼堂
92
间隙
96
合上了《死亡百科全书》
98
那天我被布罗茨基打击……
100
无题
102
明星
104

106
五大道的冬天
108
重新变得陌生的城市
112
走在忠孝东路
116
夜访
120
变焦
124
我身上的海
128
马可•波罗们眼中的中国
130
清河县(Ⅱ)
13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

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

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

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评分

第一次读朱朱的诗,感觉很是失望。 以下的评价可能过于苛刻,但都是真实感受: 词语沉重,轻浮,偶尔平庸。创作的惯性大于表达欲,读不到真挚的情感。诗句平淡无奇,既没有凭空想像的快感,也没有贴近生活的冷峻温度。某些时刻依旧带有中年人的聪明、陶醉,自作自缚的无谓悲伤...

用户评价

评分

最有看头的还是《清河县(二)》,依然保持着语感上的延续性。

评分

二十多岁的那本《枯草上的盐》多可爱啊,这本书只让我看到了一个堆砌词语节奏紊乱的中年屌癌

评分

相比《皮箱》更精緻了,但也更拘謹了。最喜歡前半本的《地理教師》《路過》《讀〈米格爾大街〉》《彩虹路上的旅館》這幾首,不得不感嘆:朱朱是構景大師!不過在目錄中看到最期待的《清河縣Ⅱ》真是遠不如《清河縣》啊,頗有一種不知從何接上前作的錯愕感;《清河縣》真是百讀不厭,人物群像組詩的模板。

评分

对于中年眷顾青春和地理景观纪游,刻薄地说——“现实残忍地快过了诗歌。”而辨认历史/未来缝隙里残存/预示的隐秘动机与夹缠因果,才是真的突围了,哪怕,只是一个闪过迷津的瘦弱身影(纳兰容若、马可·波罗们)。重读《皮箱》《故事》的话,感受应该会变化不少。

评分

朱朱的诗在这部诗集里完成了自己的演进,即如何完成诗对现实的提炼,这次转变又远离了十几年前的叙事性的风尚,于是在面对他者、吸纳记忆、转化传统、处置不安的个体方面做得异常完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