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力,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长江学者。
祖籍江苏,1955年愚人节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1970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员军人进了北大法学院,获学士学位;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起任教北大法学院至今。先后独立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独著、文集和译著20余种。
中国古代宪制作为持久存在的制度经验,有其自己的逻辑和合理之处。但近年来社科领域特别是法学领域,对于中国自己的制度研究较少。作者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宏观视角出发,对历史中国的宪制经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深度总结,揭示了历史中国千年传承、具有强大活力的原因,并力图阐释中国在制度文明上独有的贡献。本研究从历史中国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出发,逐一阐释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构成制度,以及军事制度、官僚体系、经济制度等,从而重构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
一、这本书整个读下来,作为严谨的学术著作真的有不少硬伤;但其启发性足以震动心灵,作为撕逼引战,祛魅洗脑的檄文则毫无问题 二、作者对设计国家制宪的各项议题似乎有着极好的直觉和广阔的知识体系,不同于以往的法学著作喜欢在规范分析里面打转转,作者为支持国家发生机制的...
评分不讨论学术方法,苏力在书中多次往理论意味上带,尽管,这有价值。既然本书内容讲的是“中药”,就讲中药本身、对现实的疗效。农耕中国已成为历史中国,近代中国面临的不再是塞北落后的游牧民族,而是来自海上且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想想日本的再造与俄国的彷徨,如今如何。而...
评分这是一本值得品味的书。说起来书中观点并不独特,无非是从各个角度阐述中国传统社会为何选择集权统治方式。类似观点作者不是第一个提出的,书里也没有针对这个问题深入展开。 之所以说它独特,是因为这是一本试图将传统文化与实际国家制度建设梳理出脉络,并解释其合理性,其实...
评分苏老师这么大的野心都写出来了,我也恬不知耻地胡说八道几句吧: 1、试图跨法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甚至文学,最后基本没有采用任何学科的规范研究方法,所以,要不就说他是开创了一种方法,要不就是纯粹没有什么方法; 2、试图全局性地解释中国古代制度史并对接“宪制...
评分不讨论学术方法,苏力在书中多次往理论意味上带,尽管,这有价值。既然本书内容讲的是“中药”,就讲中药本身、对现实的疗效。农耕中国已成为历史中国,近代中国面临的不再是塞北落后的游牧民族,而是来自海上且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想想日本的再造与俄国的彷徨,如今如何。而...
其实为传统辩护本身没什么问题的,然而,如果完全掏空了“宪制”的基本含义,重新定义了何为“宪制”,又何必还用这个做标题蹭一把流量热度。请作者再坦诚一点好吗?!
评分“本土资源”学派的代表作,副标题:《帝制中国为什么是对的》。从理论而言,糅合魏复古、费孝通、施密特等人的理论,如果文风能凝练点,删减废话,篇幅缩减到一半,是不错的知识普及书。从史料而言,这种把常用史料和常见历史段子拿出来秀一遍的风格,有什么资格嘲笑其它宪法学家。
评分难以定义的一本书,也难以定义为一本书。可以作为结构功能主义最简陋版本的示范,我想就算放在六百年前的一般人文主义者里面,也不能算是什么突出的作品。
评分名字起的荡气回肠,只是笔力之差不忍卒读
评分名字起的荡气回肠,只是笔力之差不忍卒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