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8月,“中国最有名的日本人”加藤嘉一带着迷失的状态,离开了熟悉的中国,奔向15岁起就暗恋的美国。本书是他在美访学三年的总结,在跑步中观察、于行走中思考,从哈佛大学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波士顿到华盛顿,作者采访了美国政治、经济、学术界的诸多重要人物,广泛接触美国各阶层的普通公民,着重关注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的生活本身,分别介绍了美国的国民性与价值观、城市与地域、国家与个人、教育与大学、民主与爱国、智库与决策、大选与政治,以“第三眼”的身份将一个开放、多元、立体的美国展现在中国读者面前。在发现美国的同时,作者不断反观中国和日本,这种跨越国家、种族、文化的对比与碰撞,让本书具有了更加独特的魅力。
加藤嘉一,1984年出生于日本伊豆。《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察哈尔学会研究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曾担任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香港《亚洲周刊》、《看天下Vista》、《南方周末》等专栏作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讲座学者、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访问学者。中文专著有《从伊豆到北京有多远》《中国,我误解你了吗?》《中国的逻辑》《日本的逻辑》《爱国贼》《日本镜子》《其实离不开:加藤嘉一的留言》等。2016年9月赴沈阳担任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
演讲题目:我在美国所发现的中国 讲座时间:12.1 号周五 19:00 讲座地点:入群通知 嘉宾介绍:加藤嘉一,日本伊豆人,知名作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辽宁大学客座教授。曾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香港《亚洲周刊》、...
评分演讲题目:我在美国所发现的中国 讲座时间:12.1 号周五 19:00 讲座地点:入群通知 嘉宾介绍:加藤嘉一,日本伊豆人,知名作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纽约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察哈尔学会研究员、辽宁大学客座教授。曾是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香港《亚洲周刊》、...
评分我所发现的美国 加藤嘉一 2012年作者离开了停留了十三年之久的中国 到少年时期就向往的美国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这是他在美国待了三年以后一本阶段性回顾总结的书。 在与国际一流的学者和精英分子交往过程中 他总是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捋顺自己的思路 准备充足的问题 向他...
评分到底美国想不想让中国民主化?美国的智库,美国人
评分其实不能说他讲的不深刻,毕竟后记里面显示,作者的作品应该还是经过阉割的,但是对于一个政策学者、政治观察者所感悟的一些东西以及他体悟的方法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尤其是对于小留学生。游与学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评分3.5星。道理都很浅显,描述美国时还有戴了点滤镜之嫌,但态度还满引人好感的。全书最佳大概是从费孝通的《民主·宪法·人权》里引用的那段,对原书产生兴趣去搜了一下,发现各大书商都下架了,原价25元的小册子已经在淘宝上被卖到上百块←_←
评分作者挺真诚的。“由于众所周知却不便明说的原因被删减”,我猜想作者应该在那被删减的内容也花了不少功夫吧。态度客观,就是中国的内容少了,显得有些吹美国。我实在很烦现在各种说西方民主怎么怎么烂的,类似“这饭都凉了,我还是吃屎吧”。单一立场最愚蠢,参考逸站观察者网。(但我宁愿相信他们是被迫无奈)
评分一个姿态谦卑的学者用好奇心记录下在哈佛访学期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