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美国著名法医人类学家威廉姆.R.美普斯博士自传暨案例集,就其法医生涯中最奇异、最引人兴趣的16大主题展开,讲述了作者在法医科学道路上的探索历程,介绍了在美国有重大影响的十几起刑事案件以及西班牙远征者、美国前总统泰勒、英国“象人”、俄国末代沙皇家族等历史迷案。
《纽约时报》的对这本书的评论写道:“美普斯和布朗宁的作品并不是枯燥的法医人类学临床分析,恰恰相反,讲起死者的故事来,他俩能比他们本人讲得更为精彩。
威廉姆·R.美普斯博士(1937-1997),美国杰出法医人类学家,专业领域为法医骨骼学。美国法医科学学会(AAFS)会员,曾任美国法医人类学委员会(ABFA)主席。
1968年起在西密歇根大学开始教职,1973年进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任教,1978年被任命为佛州自然历史博物馆体质人类学馆负责人。自1970年代起,任佛州、纽约州等地医学检验顾问,将其专业知识应用于罪案及交通事故遇难者鉴证。与美国军方中央鉴定实验室保持良好合作关系,担任“二战”、韩战、越南冲突中的失踪及死亡军人的身份鉴证工作。对历史人类学有浓厚兴趣,曾参与对西班牙远征秘鲁征服者皮扎罗、美国总统扎克瑞·泰勒、英国“象人”、末代沙皇家族等历史知名人物的遗骸鉴证,揭开多个历史谜团。
在28年的职业生涯里,美普斯投入激情和科学热诚处理了超过1200件的鉴定案,其卓著成果深受业内赞誉。他曾获佛罗里达大学“杰出贡献教授”称号;由他主持创建的C.A.庞德人类鉴定实验室是世界法医学界最知名的实验室之一。与记者麦克·C.布朗宁合作著有《与骸骨交谈》一书。
果壳发烧友一枚,看到了推荐,于是第一时间购进了该书, 和某一网友的说法差不多,现实的确往往会发生想象不出的各种离奇情况,但是同时又比小说少了几分神秘,少了几分扣人心弦。 由于我是冲着案件去看这本书的,所以满意度上会大打折扣。但是不可否认这还是一本非常优秀的译...
评分知道这本书很偶然,是在找另一本书《证据: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法医学案例》(后面的读过看过系列还会专门提到这本)时偶然发现的。这次偶然让我倍感幸运,就算整个暑假只有这本书,也觉得没有白过。 可以说这本书是本回忆录,回顾作者一生作为法医人类学家所经历的案件。对于本书...
评分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自是不必说了,一本堪比文学作品的法医纪实案例!加之译者无可挑剔的精译!简直一改我对法医题材冷冰冰、技术化的印象,而是充满着对于法医职业的深刻体验和对于生命和人性思索的人文关怀。新版的封面设计更是大胆鲜明,既神秘惊悚又庄严理性,传递着法医这个职业...
评分起初以为这是一本法学案件纪实类的书,书中会充斥着诸多专业术语。结果没翻上几页,就立马被吸引而一发不可收拾。一气读下来,有种畅汗淋漓的感觉。作者笔触细腻,充满人文情怀,俨然具有很强的英国文学底子。书里充满着各种离奇、震憾的与死相关的故事,没有高深的理论...
看评论对文笔好定义迷惑了。作者学文学出身后期转行法医,写成这样说是因为后期工作要求严谨端正他克制住自己还差不多。。内容很好!
评分法医鉴证实录 书里举了非常多大大小小的案例以及行业内幕 很有看头。翻译人名地名等专有名字没有用通用名字 看得有点费劲
评分一位与骸骨打交道的法医人类学家讲述他职业生涯中经典案例的书。文字可读性很强,不晓得是因为作者本身的文学功底强,还是翻译的文学水平高?不管怎样,很好读的一本书,大概两周左右的时间读完。对于读书效率日益低下的我而言,这已经是今年最快的速度了。
评分在我们活着的时候,骸骨沉默不语,耐心等待,我们死后,他们才开始向天空和后世呐喊。
评分一位与骸骨打交道的法医人类学家讲述他职业生涯中经典案例的书。文字可读性很强,不晓得是因为作者本身的文学功底强,还是翻译的文学水平高?不管怎样,很好读的一本书,大概两周左右的时间读完。对于读书效率日益低下的我而言,这已经是今年最快的速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