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译的这本《惶然录/韩少功作品系列》收集了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的随笔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记”的片断体……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们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以及“杰出的经典作家”、“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写作者,等等。
费尔南多·佩索阿于1888年生于葡萄牙里斯本,父亲在他不满六岁时病逝,母亲再嫁葡萄牙驻南非德班领事,佩索阿随母亲来到南非,在那儿读小学中学和商业学校。在开普敦大学就读时,他的英语散文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奖。1905年他回到里斯本,次年考取里斯本大学文学院,攻读哲学、拉丁语和外交课程。他常去国立图书馆阅读古希腊和德国哲学家的著作,并且继续用英文阅读和写作。
1912至1914年间,以佩索阿为首的葡萄牙的文学青年在英法新文艺思潮的影响下发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并创办了几个虽然短命却影响深远的文学刊物——《流放》、《葡萄牙未来主义》和《奥尔菲乌》。
1914年8月3日,对佩索阿来说是神性降临的一天,他一气呵成,写出了大型组诗《牧人》(共49首)中的大部分。
1935年11月29日,佩索阿因肝病严重恶化被送进医院,当天他在一张小纸片上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不知道明天将会带来什么。”第二天他逝世了。
从1943年开始,他的朋友路易斯·德·蒙塔尔沃开始整理他的遗稿,而出版佩索阿全集的工作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截止到一九八六年,已经出版的佩索阿全集包括11卷诗集、9卷散文、3卷书简。此外还有一些作品尚在进一步的发掘和整理中。
佩索阿:艺术在另一间房里 一、 就像我许多的知识源头一样,认识佩索阿也可以追溯到那本薄薄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许知远在那篇《小职员》里面把生活在道拉多雷斯大街上会计师佩索阿,布宜诺斯艾利斯图书馆官员博尔赫斯,瑞士联邦专利局三级技术专家爱因斯坦,布拉格波希...
评分还记得博尔赫斯那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另一个人》吗?1969年身在波士顿剑桥的老博尔赫斯在一条长椅上遇见了五十多年前坐在日内瓦罗纳河边的自己。 相似的情形发生在了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惶然录》里,在序言《关于伯纳多·索阿雷斯》中,佩索阿一本正经地介绍了自己与...
评分一個理髮師的去世讓費爾南多.佩索阿黯然神傷,並且想到有一天“我也將要消失”,不,他沒有更多的神傷,而是感到自己的無比卑微,從而對世事萬物懷著一種敬意。的確,偉大的作者都在描述虛無。思考得越是深沉,反而越會發現自己已然沉溺於虛無的煙霧之中幾近迷失(海德格...
评分■艺术与生活在同一条街上,却是在另一处不同的房间里。 ——费尔南多·佩索阿 在书店遭遇《惶然录》纯属偶然。老实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费尔南多·佩索阿这个人,对葡萄牙文学也几乎一无所知。然而在读完这本他晚期的随笔集以后,我深深被震撼了。正如1998年诺贝...
评分“前几年,和一个葡萄牙留学生谈起费尔南多·佩索阿 小伙子那过于明显的、本能的、不可抑制的骄傲 让我忽然明白:天才即祖国”--有一次逛论坛,看见的一段话。 ---------------------------------------------------------------------------------- 【我从来不求被...
佩索阿对心灵与思想的研究如此孤寂与可爱。 Btw无法容忍鸡汤文专配的插图和封面译者的大幅照片……
评分读完只觉自己哪怕立刻成为一撮灰烬也了无愿念,灵魂外露的佩索阿让人无法不爱。韩少功上封面完全不能成为批驳这本书的既定原由,这根本就是个大写的笑话,对这本书哪怕是稍微有过了解的人能不知道原作者是谁???何况你捧起来从零读到了句点。
评分实在令人气愤,第一次见到把译者的头像作为封面,还标明韩少功作品集,对译者作了简介却对作者只字未提,尼玛到底谁才是作者。
评分不得不说,佩索阿的思想和我太像了,以至于读的时候总是共鸣。
评分不得不说,佩索阿的思想和我太像了,以至于读的时候总是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