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瞭薇依繹讀古希臘經典的所有完整篇目,以及薇依的所有詩歌作品。通過閱讀《伊利亞特》、《普羅米修斯》、《會飲》、《安提戈涅》等名篇,薇依以獨特的睿哲引領我們重新接近那些耳熟能詳的古希臘詩人,以既古老又新穎的姿態探尋基督精神與希臘精神的承襲,使我們看到,當下人類的睏境恰恰紮根於現代人文精神對古典精神的誤解。
本書作者西濛娜·薇依是歐洲著名思想傢、神秘主義者、宗教思想傢和社會活動傢,其思想深刻影響著戰後的歐洲思潮。薇依著作中譯本已有多種。《期待上帝》《重負與神恩》等。本書譯者吳雅淩的譯筆準確有力,酣暢,凝萃,幾乎堪稱典範。
一个人如何在自身糅合“智性”与“女性”?我们见惯了那些法式女知识分子的优雅与声势,回头一看西蒙娜·薇依,她正在自作自受、自讨苦吃地踽踽独行,无党派、无教会、无团体,那路径因而如此古怪、坚硬、且充满梦幻色彩。她的梦幻色彩,往往被解读成一种“圣徒气质”,这其中...
其實我讀它是為瞭緩解讀《伊利亞特》心頭感到的難以忍受的痛苦,卻在一個房屋兩麵穿風的早晨一口氣把“超自然認識”緒言,論神話詩P1-48:《〈伊利亞特〉,或力量之詩》《托名荷馬的〈德墨特爾頌詩〉》《赫西俄德的〈神譜〉》,論肅劇P111-148:《普羅米修斯》《阿伽門農》《安提戈涅》《厄勒剋特拉》也都讀瞭,見解頗獨到,有秘教痕跡很重。我很樂意看她用括號括齣自己的聰明猜測和不確定,還有在某處劃上重綫,因為這顯得她是一個自信而不自大而且歡快的思考者。
评分四本當中最好的一本。書中所引的古希臘作品幾乎都是薇依自譯為法文的(特彆是一直想讀的赫拉剋利特殘篇),吳雅淩女士的翻譯,真正體現瞭米沃什所概括的薇依傳統/嚴肅/簡潔的寫作風格。題釋和譯注也相當詳實清楚。讀瞭兩周,讀得很慢,但收獲很多,太感動!“視力即心智”,跟隨薇依的目光,以個體方式窮盡一生對人類根本問題追根溯源,尋求迴答並實踐道路,離古典精神的懷抱又近瞭一步。“我們保存這些橋梁,審視他們。不論我們信還是不信。”
评分11.20 再評 -1星 讀瞭《會飲》後重看她試圖論證愛洛斯=普羅米修斯=耶穌,將所有的神歸為一神,愛慾的主客體統一要與神一體。我無法理解,也無法讚同她近似荒謬的劃等和論證方法。 文字是美得無以倫比,是一種迷醉的光 也許隻讀一篇《伊利亞特,或力量之詩》她在我心中會偉大得無人可比吧
评分論畢達哥拉斯定理一篇,神學數學哲學結閤起來把三的和諧論得完全透徹,天纔之作,真的好絕瞭。 薇依對古希臘領悟已達精髓瞭,字裏行間的愛和悲憫又是與之極相稱的。 《伊利亞特》一篇,後四分之一深深迴溯她所說真正的史詩精神,“沒有什麼珍貴之物遭到輕視,無論它注定毀滅與否”,“沒有一個《伊利亞特》的人物能夠幸免,正如沒有一個大地上的凡人能夠幸免。因此,也沒有一個屈服於這種隸屬關係的人受到輕視。”而今的歐洲人,“當他們懂得不相信逃避命運、不崇拜力量、不仇恨敵人、不輕視不幸的人時,他們也許也會找迴史詩的精神。” “孤獨而無名,把肉身交付不幸。” “絕對無雜質的愛,即是祈禱。”
评分闡釋伊利亞特的口吻冰冷,完全的哲學視角…因為是緊接在《荷馬史詩中的生與死》後讀的,對方是一個看齣程式化用語的哀憫口吻的人,顯得薇依對伊利亞特的解讀格外鐵血一點。不過切入視角就不同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