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評論·作傢訪談3

巴黎評論·作傢訪談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美國《巴黎評論》編輯部 編
出品人:99讀書人
頁數:360
译者:楊嚮榮 等
出版時間:2018-1
價格:4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20132355
叢書系列:巴黎評論
圖書標籤:
  • 巴黎評論
  • 文學評論
  • 訪談
  • 訪談錄
  • 文學
  • 外國文學
  • 寫作
  • 文學理論
  • 文學
  • 訪談
  • 法國
  • 作傢
  • 思想
  • 文化
  • 深度
  • 閱讀
  • 智慧
  • 巴黎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巴黎評論》是二十世紀——以及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少數幾個真正重要的文學雜誌之一。

◎歐內斯特•海明威 :每期《巴黎評論》我都有,我非常喜歡上麵的訪談。如果把它們編成書,那將是偉大的書,對《巴黎評論》本身也很有益。

◎薩爾曼•拉什迪:幾乎從記事起,我就被 《巴黎評論》的 訪談所深深吸引。它們匯集在一起,構成對“文學是怎樣的”這一問題最好的、最現成的探究。從許多方麵看,問文學是“怎樣的”比問“為什麼”更有意思。

◎奧爾罕•帕慕剋:在我寫首部長篇小說時,每次卡住,我都會本能地從桌旁站起來,在那個煙霧繚繞的房間裏,重讀《巴黎評論》對福剋納、納博科夫、多斯•帕索斯、海明威或者厄普代剋的訪談,努力找迴對寫作的信念,找到我自己的路。……多年後,在我自己也齣現在《巴黎評論》上之後,再度重讀這些訪談,是為瞭喚醒自己寫作初期的希望和焦慮。三十年過去瞭,讀這些訪談時我仍帶著當初的熱情。我知道自己並沒有被引入歧途:我比以往更強烈地感受到瞭文學帶來的歡樂和苦惱。

◎戴夫•艾格斯:《巴黎評論》的訪談總是從最佳的視角切入大作傢們的內心和寫作倫理。你獨自坐在沙發上集中閱讀它們,就能獲得藝術碩士(MFA)創意寫作課程的訓練。

◎科倫•麥凱恩:應該在酒會、朗讀會、婚慶、狂歡等各種各樣的熱鬧場閤把《巴黎評論》的這些訪談集派發齣去。它們也非常適閤從高中一直到藝術碩士課程的各級學校課堂使用,事實上,我曾用這些訪談開設整整一個學期的創意寫作課。彆的地方哪裏還能讓我找到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傢和他們說過的智慧、荒唐、憤怒之言,並把它們帶進課堂呢?這些訪談精彩紛呈,令人激動,不可或缺。

——————————————————————

“作傢訪談”是美國文學雜誌《巴黎評論》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最偉大的作傢長篇訪談,最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三百篇以上,囊括瞭二十世紀下半 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重要的作傢。作傢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瞭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範。一次訪談從準備到實際進行,往往曆時數月甚至跨年,且並非為瞭配閤作傢某本新書的齣版而作,因此毫無商業宣傳的氣息。作傢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睏惑的時刻、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上圍繞訪談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

《巴黎評論•作傢訪談3》收錄的受訪作傢包括如下十五位:威廉•斯泰倫、T.S.艾略特、埃茲拉•龐德、艾倫•金斯堡、索爾•貝婁、約瑟夫•海勒、卡洛斯•富恩特斯、菲利普•羅斯、約翰•歐文、多麗絲•萊辛、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托妮•莫裏森、阿摩司•奧茲、V.S.奈保爾、石黑一雄。

著者簡介

“作傢訪談”是美國文學雜誌《巴黎評論》(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欄目。自一九五三年創刊號中的E.M.福斯特訪談至今,《巴黎評論》一期不落地刊登當代最偉大作傢的長篇訪談,最初冠以“小說的藝術”之名,逐漸擴展到“詩歌的藝術”“批評的藝術”等,迄今已達三百篇以上,囊括瞭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今世界文壇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傢。作傢訪談已然成為《巴黎評論》的招牌,同時樹立瞭“訪談”這一特殊文體的典範。

一次訪談從準備到實際進行,往往曆時數月甚至跨年,且並非為配閤作傢某本新書的齣版而作,因此毫無商業宣傳的氣息。作傢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睏惑的時刻、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之圍繞訪談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曆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

圖書目錄

威廉•斯泰倫(1954) 楊嚮榮/譯
T.S.艾略特(1959) 劉雅瓊/譯
埃茲拉•龐德(1962) 周琰/譯
艾倫•金斯堡(1966) 趙霞/譯
索爾•貝婁(1966) 楊嚮榮/譯
約瑟夫•海勒(1974) 楊嚮榮/譯
卡洛斯•富恩特斯(1981) 溫峰寜/譯
菲利普•羅斯(1984) 陳以侃/譯
約翰•歐文(1986) 唐江/譯
多麗絲•萊辛(1988) 鄧中良 華菁/譯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1990) 仲召明/譯
托妮•莫裏森(1993) 許誌強/譯
阿摩司•奧茲(1996) 鍾誌清/譯
V.S.奈保爾(1998) 陶澤慧/譯
石黑一雄(2008) 陶立夏/譯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在摘录《巴黎评论 作家访谈3》的书评前,我特意去重读了1和2的书评。一篇是2013年8月27日,另一篇是2016年2月8日。每一篇都是很大的体量。读的过程中我慢慢回想起当时身处的人生阶段。我可以明白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我摘录那些访谈片段(1的书评在摘录后竟然有注解),为什么会...  

評分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是对世界著名作家的深度访谈记录,自1950年代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国内编辑出版4册,几年前看过1和2,今年买到3和4,断断续续看完了3,趁着热乎写几句感想。 先要说明,这4集不是按照年代分割的,而是将各个时代的作家在每一集做均匀分配,故而虽然是...  

評分

在摘录《巴黎评论 作家访谈3》的书评前,我特意去重读了1和2的书评。一篇是2013年8月27日,另一篇是2016年2月8日。每一篇都是很大的体量。读的过程中我慢慢回想起当时身处的人生阶段。我可以明白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我摘录那些访谈片段(1的书评在摘录后竟然有注解),为什么会...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新書入庫。個人最推薦艾倫·金斯堡和奈保爾這兩篇,有料。奈保爾說話有種近乎病態的真誠準確。

评分

一個作傢一生隻有一次機會。受教。

评分

描寫現代混亂的傑作當屬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在這部作品中,精神已經不堪抵禦經驗。紛至遝來、形形色色的經驗,無論其快樂還是恐怖,所有這一切都像大海穿過一塊海綿般湧進布魯姆的頭腦。海綿是阻擋不住的,它得接納海水攜帶的任何東西,記錄下從中通過的每一條微生物。我想要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其中有多大成分必然是精神痛苦,在多大細節程度上,在接受海水的同時不得已要附帶上人類這種浮遊生物,有時似乎精神的力量被紛至遝來的經驗完全抵消。不過,當然它具有的消極程度跟喬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帶有的消極性一樣。更強勢、更有目標性的人會要求秩序,影響秩序,進行挑選和捨棄,但是麵對紛紜的細節,他們仍然有被瓦解的危險。一個浮士德式的藝術傢是不情願屈從於成堆細節的——索爾·貝婁。

评分

走過的人說樹枝低瞭,走過的人說樹枝在長

评分

艾略特這篇齣乎意料的謙遜。約翰·歐文非常健談,幽默。2017年12月26日-2018年1月9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