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是关于生活的七宗。有些人的人生,已是水落石出的结局。经年的快与痛,此时此刻,已成一波微澜。”
在葛亮小说《北鸢》中,两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老人,最后坐在一个叫“夏場”的广场上放风筝。
一位坐在轮椅上,和老伴絮絮闲话家常;另一位杵着手,充满温情地看着相携相伴将近五十年的太太。他们同时将手中的风筝线越放越长……
《北鸢》中的主人公文笙和仁桢经过了长久的相识相认相知相爱的过程,他们的后半生又发生了什么,在他们经历了时代的跌宕之后,终于尘埃落定,回到安稳踏实的生活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况,在这部叫作《七声》的小说中,这些关心他们命运的读者会寻找到答案。
他们相濡以沫,他们不离不弃,走向了他们的故事极为温暖而丰盈的归宿。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对老人动人而传奇的经历,大半个世纪的琴瑟龢同,开启了他们的孙辈,一个叫作毛果的少年的成长。
葛亮
原籍南京,现居香港,在高校担任教席。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文学作品出版于两岸三地,著有小说《北鸢》《朱雀》《七声》《戏年》《谜鸦》《浣熊》,文化随笔《绘色》《小山河》等。部分作品译为英、法、俄、日、韩等国文字。
长篇小说《朱雀》获选“亚洲周刊华文十大小说”,2016年以新作《北鸢》再获此荣誉,并斩获各项大奖。包括2016年度“中国好书” 、2016年“华文好书”评委会特别大奖、2016年度当代五佳长篇小说、2016年度中版十大中文好书等。作者获颁《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度中国人物”。
曾获首届香港书奖、香港艺术发展奖、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首奖、台湾梁实秋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当代小说家书系”、“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8、2009、2015中国小说排行榜” 、“2015年度诚品中文选书”。
“倾听毛果的自传与立传”(上)──葛亮《七声》寻常百姓的日常情怀 (原文刊登於鳳凰網讀書頻道31/05/2011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book.ifeng.com/shuping/detail_2011_05/31/6729501_0.shtml) 《七聲》作品試閱鳳凰網讀書頻道書庫版 http://big5.ifeng.com/gate/bi...
评分初读时以为是七篇类自传小说的短篇集子。读罢才发觉是一个故事的七个篇章。 毛果一路走来,见证着这世间人儿的变迁,这些人也反衬出毛果的变化。 葛亮写的是人间事,苦辣酸甜,却只是一池微澜。一均之中,间有七声。细细品味,人生路上,我们身边皆是风景。 喜欢琴瑟中的相濡以...
评分图、文/文小妖 冬夜,闭门煮茶读葛亮的《七声》,也是乐事一桩。 之前,总觉得现代作家中,文字里有几分张爱玲味道的,女有钟晓阳,男有葛亮。在读《七声》的过程,居然发现葛亮也是读过钟晓阳的,这算得上一大惊喜,毕竟是在自己喜欢的作家中找到了一丝相契合的共鸣。 葛亮的...
评分葛亮在这本书里,写的尽是些小人物的悲喜。他描写的是那些看似平静的面孔背后浮动的光影,那些看似平静的日子里发出的响声。也正是这些在生活的回音壁上撞击出的细小声响,抹出了些时代的轮廓。 我喜欢其中每一个类自传式的故事。透过毛果这个人物窗口,我们徒步于南...
一次不敢多读也又些不忍卒读,几乎每一篇读到后面都是由眼泪终结。原来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狱,那么努力认真甚至是心酸地走过各自的人生路。谢谢毛果,他们的声音,我认真聆听了。
评分太好了。前四篇是用南京话默读完的,太带感,写作的时候应该也是用的南京话。后三篇和跋就是普通话了。
评分葛亮极会讲故事 有种在看40年代【南风】【花溪】之感 ~ 时光错乱的小文
评分小说写得很动人,不过他笔下的人物命运总是掺杂在历史背景下,南京终究是个悲情的城市啊。除了最后一篇都很好看,很好读。
评分小说写得很动人,不过他笔下的人物命运总是掺杂在历史背景下,南京终究是个悲情的城市啊。除了最后一篇都很好看,很好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