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華

重塑中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作者:黃興濤
出品人:
页数:616
译者:
出版时间:2017-7-10
价格:HKD$1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6204382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近代史
  • 黄兴涛
  • 思想史
  • 文化史
  • 民族主义
  • 历史学
  • 中華民族
  • 社会学
  • 中华复兴
  • 文化自信
  • 历史重塑
  • 民族精神
  • 现代转型
  • 文明传承
  • 国家认同
  • 思想觉醒
  • 时代变革
  • 战略思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華民族」是近代中國才出現的新名詞。本書是對這一觀念的歷時性考察,論述了「中華民族」觀念如何從清末醞釀、民國確立和傳播、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強化,再到抗戰前後大普及,並最終主導國內政治輿論的過程。這一觀念是伴隨著中西思想交匯、民族與國家的糾結與互動發展而來,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不能不重視的思想史現象和社會文化史現象。

本書是著名清史專家黃興濤教授歷經多年的學術成果。這部觀念史著作運用了歷史學與語言學的跨學科研究方法,對各項文獻材料進行了細緻的爬梳、整理和選取,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學術積澱與嚴謹的治學態度,不僅有助於讀者瞭解「中華民族」觀念之發展脈絡,更開啟了當代史學研究的新視野。

作者简介

黃興濤,中國人民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清史、民國史和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新史學》集刊召集人之一。著有《「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文化史的追尋:以近世中國為視域》、《文化怪傑辜鴻銘》、《文化史的視野:黃興濤學術自選集》、《中國文化通史.民國卷》(合著)等。主編和聯合主編有《西方的中國形象譯叢》、《文化名門世家叢書》、《明清之際西學文本》、《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新史學》第3卷)、《西學與清代文化》、《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等叢書和著作。主要譯著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自畫像》、《辜鴻銘文集》等。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目录信息

緒論 「中華民族」:近代國人民族自覺的新符號與新概念 / 001

第一章 清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的醞釀
一、 延續與轉換:從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說起 / 014
1. 「中國」、「中華」及其歷史上的認同 / 014
2. 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及其現代轉換——兼談作為現代國名的「中國」究竟始於何時 / 019
二、 新的思想資源:現代「民族」概念在中國的形成 / 069
1. 郭士立與傳統漢文裡「民族」一詞的早期轉化 / 069
2. 清末現代「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主要來源 / 075
三、「大民族」觀念的創發及其最初的指代詞 / 082
1. 梁啟超與「大民族」觀念的創發和「中國民族」說 / 082
2.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及其早期觀念內涵 / 089
——兩種「中華民族」概念問世記 / 089
四、尋歸「大同」:立憲運動與各民族平等融合的新自覺
——以滿族官員和留日旗人的民族觀念為中心 / 098
1. 「五族大同」:立憲運動期間的民族一體融合論 / 099
2. 「同民族異種族之國民」說的發軔及其民族觀依據 / 105
3. 現代「國族」一詞的出現、概念內涵及其他 / 114

第二章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與傳播
一、民國建立與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基本形成 / 124
1. 「五族共和」論及其引發的「中華民族」觀念 / 126
2. 袁世凱與民初民族融合的新背景及實際效應 / 150
3. 「中華民國」國號、早期國歌的意義與影響 / 160
4. 李大釗、申悅廬與「中華民族」旗幟的高揭 / 171
二、五四運動後現代中華民族觀念逐漸傳播開來 / 183
1.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得以基本確立的諸多因素 / 183
2. 孫中山的有關倡導及其深遠影響 / 191
3. 梁啟超專研「中華民族」:思想來源及意義 / 206
4. 「國家主義派」的關切和外蒙「獨立」事件的刺激 / 215
5. 「中華民族」的認知進展與標誌詞符進一步流通 / 223

第三章 「中華民族」符號認同的強化與深化
一、南京國民政府與中華民族一體認同符號的強化 / 230
1. 兩部代表性史著之誕生及其「中華民族」觀念蘊涵 / 231
2. 國民黨政府和學界精英繼續「整合」民族的努力
——蒙藏「宣化」、黃陵祭祖與「民族」重審 / 238
二、日本侵華與「中華民族」認同的深化
——以「中華民族復興」話語為中心的透視 / 261
1. 「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巨大影響 / 262
——以少數民族人士的中華民族認同為例 / 262
2. 「中華民族復興」理念和話語的興起 / 273
3. 國共兩黨與「中華民族復興」論 / 286
4. 民族復興論的高漲、內涵及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關聯 / 297
三、「民族英雄」、「漢奸」與歷史教科書的「中華民族」書寫 / 320
1. 抗戰前後的「民族英雄」問題 / 320
2. 「漢奸」與「華奸」之辯 / 338
3. 中學歷史教科書裡的「中華民族」書寫 / 349

第四章 抗戰前後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大普及
一、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社會化與多媒介的認同表達 / 360
二、單一性民族的「中華民族」觀之強烈訴說與迴響 / 370
1. 顧頡剛關於「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論說及其爭論 / 371
2. 民族一元論的由來、其他形態與「黃帝子孫」說的新解釋
—— 兼及吳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體」之回應 / 392
3. 蔣介石以「宗族說」為基礎的「中華民族」一體觀 / 426
三、「中華國族」入憲討論與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 / 441
1. 孫科等人與「中華國族」入憲的努力 / 443
2. 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說 / 458
四、中共的「中華民族」觀及其與其他各方之互動 / 471
1. 抗戰時期中共「中華民族」觀念的變化 / 471
2. 共產黨、國民黨和其他各方的觀念互動及其結局 / 487

結語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及其認同特徵的再認識
一、 “NATION”內涵的歷史性、複合性與現代中華民族認同之性質 / 503
二、「一元」抑或「多元」?「建構」還是「演化」? / 523
三、一點感悟 / 533

附錄 情感、思想與運動: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研究檢視 / 570
參考文獻 / 535
後  記 / 567
作者簡介 / 567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满清不是中华。,可这作者一直说满清是中华。清军入关是偶然不是必然,清军入关是与日军侵华无异的无耻侵略,用再多狡辩诡言都改变不了此点。 清军入关后剃发易服,到处圈地,满人第一,无数的大屠杀,各地设满城监视汉人,日本人都没有满人凶残。 在努尔哈赤时期,满州极其野...

评分

我觉得概念史在中国的研究还是很有意思的。早些年的时候,学者们总是喜欢找实证,翻遍"故纸堆"、"乌龟壳"和"破铜烂铁"。然后兴奋得发现某个词汇古已有之。比如说从何尊上发现"余其宅兹中国"。又比如从《南齐书》里发现"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由此可以踢掉"和制汉语",说明词...  

评分

没读过这本书,只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有感而发,写几句。 近代(准确地说,应该是20世纪初)以来,在这片大地上,以汉字的方式,诞生了很多虚词(不是助词之类,而是是无中生有的词,没有实际事物可指):中华民族和人民大概就是最重要的两个。说道这里,就想起前两天的一个新闻...  

评分

我觉得概念史在中国的研究还是很有意思的。早些年的时候,学者们总是喜欢找实证,翻遍"故纸堆"、"乌龟壳"和"破铜烂铁"。然后兴奋得发现某个词汇古已有之。比如说从何尊上发现"余其宅兹中国"。又比如从《南齐书》里发现"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由此可以踢掉"和制汉语",说明词...  

评分

没读过这本书,只是看到网上的评论,有感而发,写几句。 近代(准确地说,应该是20世纪初)以来,在这片大地上,以汉字的方式,诞生了很多虚词(不是助词之类,而是是无中生有的词,没有实际事物可指):中华民族和人民大概就是最重要的两个。说道这里,就想起前两天的一个新闻...  

用户评价

评分

不认同建构论,又没有完整地反驳

评分

同志们不要着急 简体字版九月份新史学系列推出

评分

不认同建构论,又没有完整地反驳

评分

“中華民族”這一概念在20世紀的形成與後來之演變,兼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之起源。全書較為政治正確(當然,政治不正確這個書在大陸也出不了),認為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與西方“民族”觀念之傳入不無關係。因批判言論較缺乏,故而扣一星。不知與簡體版有何不同之處。

评分

同志们不要着急 简体字版九月份新史学系列推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