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两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史,生动讲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讲述了王阳明在千磨万击的人生困厄中创建心学的历程,系统梳理了知行合一大智慧,并展开了卓有见地的阐发。
郦波,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国内首位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已主讲《风雨张居正》、《抗倭英雄戚继光》、《“救时宰相”于谦》、《清官海瑞》、《评说曾国藩家训》等系列。
我在多年以前,就曾经细读过《传习录》,以之为天下第一等书。这几天在路途中听听闲书,也算读过了《五百年来王阳明》,不禁更深地觉得,王阳明作为中国思想史上绕不过的人物,其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足以名垂万世,为世人所景仰。 本书可以认为是基于思想发展历程写作的王阳明...
评分 评分 评分最早知道这本书是2017年的上海书展上,作为上海出版社展位的志愿者,一直看到源源不断有读者来寻这本书。于是,这本红火的书便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今年年初,读了郦波老师的另一部作品,对其文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想起这本,便果断买回家细细品读。 这本书,我翻来覆去读了两...
评分我看了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为什么跟这本书几乎雷同,里面的桥段甚至用词用句很多都如出一辙,是不是抄袭前者,不然没法解释!谁看过两本书,出来讨论一下!不过目前知道的是,本书出版于2017年,是同年百家讲坛的讲稿,而《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一版出版于2014年!如果...
演讲稿,浅显接地气部分我觉得没问题,可大问题却出在作者本人的价值认知上,这种认知又和他接触的环境有关。看演讲我其实觉得郦波老师还行,不是不接受意见型的,若换个学术环境估计会成为更好的老师。第一,论自杀高中生的时候他觉得这是自我的自私,宣称人的生命价值在于本人之外的东西,否认了自我价值的可能性。第二,他觉得一个哲学论派的成功等于正确,最后一章反复强调心学的正确和必学性,这又是可笑的片断。哲学不过是各持三观的人的自由选择,各适其适罢了。第三,暂且不论心学,郦波对于佛道的理解是错误的,他说佛教单论圆滑而阳明不圆滑因此心学不佛教,这也太没有逻辑了。对于顿悟,格物,悟道等等的区别也没有细致说明。此书完全是通俗读物,只是我对郦波非通俗的书能写到什么程度而持保留意见。
评分“心学是满满的正能量,是满满的价值担当。”——献上宝贵的一星,实力助攻作者司马事业
评分我理解作者想要深入浅出的出发点,但是语言过于随意了,有的部分颠三倒四说好几回有凑字数的嫌疑,毕竟三百多页的书卖68行距还那么大。看央视的文化节目看到郦波老师感觉挺博学挺风趣,只能说这本书让我失望了。总体上大概了解了明朝第一伟人王阳明!七分吧
评分主观定论多如牛毛,说王阳明打仗平匪如三国说诸葛近妖,什么红学,鲁迅学,心学,曾国潘学养了一大批学者。单位发的书,许多同事看完觉得好,所以一目十行居然也看完了。有正版二手书,十块钱,需要的联系我。
评分太多迂腐主观判断看到恼火 王阳明本身经历和哲学太精彩了 这种自以为是乱七八糟的讲稿我都没忍住看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