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探微

古史探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宽
出品人:
页数:847
译者:
出版时间:2016-7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8137592
丛书系列:杨宽著作集
图书标签:
  • 杨宽
  • 先秦史
  • 历史
  • 古史研究
  • 古史探微
  • 先秦
  • 工具书
  • 经典著作
  • 古史
  • 探微
  • 历史研究
  • 古代文献
  • 史学
  • 学术著作
  • 中国历史
  • 考证
  • 文化研究
  • 典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所录皆为作者关于古史研究方面学术价值较高、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涉及先秦及秦汉政治、经济、学术等诸多方面;尤其是作者对古史神话传说的研究,被日本学者高度评价为从疑古派中出现,充分摄取释古派的方法和成果,努力开拓“新释古派”的“新境地”。同时,作者博征历史文献和青铜铭文,与考古材料相印证,详考西周列国及部族170多个,在当时具有开创性。

《古史探微》收录了杨宽主要的散篇论著,从土地制度到行政制度,从年代到文献,从神话到诸子,论题亦甚丰富。所录皆作者关于古史研究方面学术价值较高、著有代表性的论文,涉及先秦及秦汉政治、经济、学术等诸多方面;尤其是他对古史神话传说的研究,被日本学者高度评价为从疑古派中出现,充分摄取释古派的方法和成果,努力开拓“新释古派”的“新境地”。

作者简介

杨宽(1914—2005),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目录信息

序言1
卷一1
重评1920年关于井田制有无的辩论3
云梦秦简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和农业政策18
释青川秦牍的田亩制度37
卷二43
论西周金文中“六”“八”和乡遂制度的关系45
再论西周金文中“六”和“八”的性质57
春秋时代楚国县制的性质问题64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发展演变88
战国秦汉的监察和视察地方制度99
从少府职掌看秦汉封建统治者的经济特权120
论秦汉的分封制139
卷三157
商代的别都制度159
西周列国考172
卷四265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史料价值267
论梁惠王的年世285
再论梁惠王的年世293
楚怀王灭越设郡江东考299
关于越国灭亡年代的再商讨307
卷五319
伯益、句芒与九凤、玄鸟321
丹朱、驩兜与朱明、祝融332
鲧、共工与玄冥、冯夷347
禹、句龙与夏后、后土360
序《古史辨》第七册因论古史传说中的鸟兽神话371
楚帛书的四季神像及其创世神话383
秦《诅楚文》所表演的“诅”的巫术403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源昆仑山的神话传说429
卷六435
上郡守疾戈考释437
长沙出土的木雕怪神像443
汉代门阙前的“罘罳”447
汉代木明器453
汉代的多层建筑458
考明器中的“四神”464
纸冥器的起源470
六博考476
六博续考483
“幌子”小记486
古代四川的井盐生产494
卷七499
月令考501
《今月令》考551
卷八561
重刊《墨经哲学》前言563
墨经哲学568
卷九693
墨学分期研究695
墨学非本于印度辨732
先秦的论战——中国学术史上有价值的一页747
墨家的世界观及其与名家的争论761
名家考原777
名家言释义782
诸子正名论803
《老子》讲究斗争策略的哲理816
吕不韦和《吕氏春秋》新评83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检诸家《墨经》校释,倍感杨宽先生《墨经哲学》之绝妙。然百密或有一疏,试述区区之感以贻笑君子。 经 止,以(通已)久也。 说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所引按杨宽校本) 杨说在2003年上海人民版...

评分

近检诸家《墨经》校释,倍感杨宽先生《墨经哲学》之绝妙。然百密或有一疏,试述区区之感以贻笑君子。 经 止,以(通已)久也。 说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所引按杨宽校本) 杨说在2003年上海人民版...

评分

近检诸家《墨经》校释,倍感杨宽先生《墨经哲学》之绝妙。然百密或有一疏,试述区区之感以贻笑君子。 经 止,以(通已)久也。 说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所引按杨宽校本) 杨说在2003年上海人民版...

评分

近检诸家《墨经》校释,倍感杨宽先生《墨经哲学》之绝妙。然百密或有一疏,试述区区之感以贻笑君子。 经 止,以(通已)久也。 说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所引按杨宽校本) 杨说在2003年上海人民版...

评分

近检诸家《墨经》校释,倍感杨宽先生《墨经哲学》之绝妙。然百密或有一疏,试述区区之感以贻笑君子。 经 止,以(通已)久也。 说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所引按杨宽校本) 杨说在2003年上海人民版...

用户评价

评分

先生的史料征引详细具微,足见其史学功底之深厚,不愧为民国史学大师的亲传弟子,也不愧是现当代中国史学大家!

评分

先生的史料征引详细具微,足见其史学功底之深厚,不愧为民国史学大师的亲传弟子,也不愧是现当代中国史学大家!

评分

主要看了卷五和卷六

评分

主要看了卷五和卷六

评分

杨宽先生的文字平实,叙述清晰。 另,《论秦汉的分封制》一文论西汉部分对原始文献的引用、事例的铺排、后代评论的引述,与钱穆先生《秦汉史》第六章第一节多所相同(可谓如出一辙),作者却无一字提及钱著,似有不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