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

尊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費迪南‧馮‧席拉赫
出品人:
頁數:158
译者:姬健梅
出版時間:2018-1-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814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法律
  • 費迪南‧馮‧席拉赫
  • 人性
  • 人權
  • 思辨
  • 德國
  • 尊嚴
  • 犯罪
  • 尊嚴
  • 人格
  • 自由
  • 平等
  • 權利
  • 自我
  • 價值
  • 獨立
  • 信念
  • 尊嚴社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全球為眾多人知曉的德語作者之一費迪南‧馮‧席拉赫首部文集

超越時代的思辨, 針針見血的評說,

每一篇都是令人毫無招架之力的撞擊。

用一條命換三條命妥嗎?

政府或是法律可以決定誰該活、誰該死嗎?

以幸福之名的法令真的令人幸福?

正義的對麵不必然是絕對的邪惡,

當喧囂的多數揮舞道德的旗幟,異議的少數是否依然保有容身之處?

作者席拉赫探討瞭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問題,也關心身邊小事。他用真實的案例和親身的經曆,嚮社會提問,關乎人和法律的尊嚴。

著者簡介

費迪南·馮·席拉赫

德國頂級刑辯律師,執業20餘年,經手超過700個刑事案件。他的委托人既有權貴(如原民主德國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也有平民百姓。席拉赫齣身精英階層,傢族齣過法官、學者、齣版人。他作為刑辯律師,試圖觸摸人存在的溫度,理解罪的本質。

2009年齣版處女作《罪行》,立刻引起巨大反響,並獲得德國文壇重要奬項剋萊斯特文學奬。後續齣版《罪責》《誰無罪》《犯瞭戒》等小說,均成為國際暢銷書,售齣數百萬冊。

圖書目錄

人之尊嚴常被侵犯
——恐怖主義何以將決定民主/1
[用一條命換三條命,多數人或許會覺得不妥。然而,若用一條命換三百條命呢?人之尊嚴不可侵犯,這尊嚴究竟是什麼?]
犯下最可怕罪行之人的尊嚴
——殺童犯葛夫根控告德國政府違反人權/15
[葛夫根是殺人凶手,但是到最後,所有人都有罪過。濛田早在一五八○年就寫道:刑訊實在是個很無用的發明。]
被遺忘的橡膠靴
——歐洲人權法院針對“保安式監禁”所做的判決/25
[如今我們不再殺死像穆斯布魯格這樣的人。我們永久“保管”他們,不比一雙放進櫃子之後被人遺忘的舊橡膠靴好到哪兒去。]
“你就是你”
——為何我無法迴答關於我祖父的問題/34
[為何一個大學生會傾心於希特勒那種空洞刺耳的辭藻?為何他沒有在納粹焚書之際就明白自己跟野蠻人站在瞭同一邊?我無法迴答,隻能說:你就是你。]
罪過的模樣
——攝影傢裏歐·羅森塔/47
[羅森塔的一生就跟他拍下的那個時代一樣破碎。他拍的那些照片,從不把人拿來展覽,而是呈現他們的原貌。]
必要時製定一條法律
——女權運動與司法界/65
[“女性不喜歡競爭”,絕不是用來搪塞女性在德國企業界領導階層所占比例低的好理由。這種情況若隻能通過法律來改善,那我們就該製定一條法律。]
真相與現實
——對薇瑞娜·貝剋及約格·卡赫曼的審判/74
[“真相是什麼”,凡是在刑事司法界工作的人都必須辛苦地學會這個迴答:一場訴訟的真相隻是針對事實的一種理論。]
把訴訟過程當成處罰
——談檢察機關與媒體的關係/83
[檢察官以國傢的權威發言,一旦他嚮媒體說齣一個名字,公開懷疑某人,媒體的報道和輿論就足以毀瞭那個人,就算他後來被判無罪也已無濟於事。]
乾淨的人,乾淨的空氣
——談吸煙者與非吸煙者/92
[今天的目標是:乾淨的人生活在乾淨的空氣裏。如果沒有彆的辦法,隻好強迫大傢獲得幸福。我們哪裏在乎什麼寬容。]
這一切你還弄得懂嗎?
——對現實的提問/101
[德國退齣歐元區會比較好嗎?有人考慮過中國會加入歐盟嗎?你是否愈來愈不會使用飯店房間的電視遙控器?你還記得兒時的暑假嗎?你過得好嗎?]
因為我們不這樣做不行
——談寫作/107
[盡管大傢對新科技、對一篇文章的快速傳播感到陶醉,寫作本身自荷馬以來都不曾改變。就算這話不中聽,我還是要說:假設沒有錢拿,我就不會再寫作。]
捨棄的藝術
—— iPad 何以會是閱讀的未來/120
[我們無法阻攔事物的發展,它們比我們更快。盡管如此,隻要我還能夠,旅行時我仍將繼續攜帶沉重的書籍,否則我就會覺得若有所失。]
徒留迴憶
——在耶穌會聖布拉辛寄宿學校的童年/130
[所有的迴憶都是平凡的,所有的迴憶也都是神聖的。除此以外我們彆無所有。]
請您務必繼續做下去
——為《查理周刊》頒發“M100媒體奬”時的緻辭/140
[唯有我們自己纔能危及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我們放棄暴力從而保障能有正當的審理程序。這從來都不容易。這是現代法製的發展史,透過法製,我們纔成為如今的我們。]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作者席拉赫是刑辩律师,作为刑辩律师,他注定逃不过关注关于罪与罚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价值选择难题。他写海难吃人案,写查理周刊恐怖袭击案,写杀童犯葛夫根控告德国政府违反人权案。每个人案子都有自身的案情,但席拉赫的立足点永远都是实在的人。不管杀一个人是救了...  

評分

最后一篇一个梨子的案件让人印象深刻。 一桩由于讽刺漫画而起的著名刑事审判于一八三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在巴黎进行。被告是查尔斯·菲利彭(Charles Philipon),当时三十一岁,是好几份嘲讽刊物的发行人。在他发行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国王的一幅讽刺画像,上面画着国王用油漆把革...  

評分

作者席拉赫是刑辩律师,作为刑辩律师,他注定逃不过关注关于罪与罚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价值选择难题。他写海难吃人案,写查理周刊恐怖袭击案,写杀童犯葛夫根控告德国政府违反人权案。每个人案子都有自身的案情,但席拉赫的立足点永远都是实在的人。不管杀一个人是救了...  

評分

作者席拉赫是刑辩律师,作为刑辩律师,他注定逃不过关注关于罪与罚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这背后的价值选择难题。他写海难吃人案,写查理周刊恐怖袭击案,写杀童犯葛夫根控告德国政府违反人权案。每个人案子都有自身的案情,但席拉赫的立足点永远都是实在的人。不管杀一个人是救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權利或許會打敗尊嚴,但是尊嚴本身不依靠任何人或事而活。

评分

2019年4月。先入者為主。此書之於《科裏尼案件》,是一個密碼本;之於閱讀席拉赫,則是一本注釋集。科裏尼案的故事,拋去司法背景而言,亦是一典型解謎結構,順序讀完,一扇扇門路過,隨作者的指引,推入最後的、唯一正確的,皆大歡喜。可是過路的那些謎題之門呢?你分明瞥見門縫裏有風霜花香與波瀾。負責任的讀者可以在文本上取捨,卻不應放過問題。這些問題,及其解答,就在《我們侵犯與被侵犯》中瞭。比起“尊嚴”一詞(在東土)之無力,顯然“侵犯”更為可解;一個名詞糾纏的修辭,瞬時打開深刻洞邃,使任何探討都闡之未盡、望而無邊。但我們依然探討。人的尊嚴,不能置於天平稱量,還有關於權利,關於自由,應該如何,不能如何,都不是一言而定的事,“這種源於人性尊嚴、而對正義不息的追索,可能比一個定論答案更重要。”

评分

對西方自由主義民主有瞭更深的一些理解。

评分

深奧的理論用通俗的東西錶達齣來,足見大師的功底。每一篇都特彆給力,輕鬆閱讀,又留人思索,價格也不貴,極力推薦!

评分

近幾天都忙得手和鼠標鍵盤不可離分,碎片時間看一篇,比去露颱上走走還能讓我透口氣。如果思維的飽和是抑鬱的溫床,那麼席拉赫就是援救我的手,他的一句一章都在我的顱內掀起風浪,動搖又重新建造我的世界之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