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与戏曲

评书与戏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金受申
出品人:
页数:125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30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0118223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戏曲
  • 评书
  • 曲艺
  • 金受申
  • 戏剧
  • 文学
  • 文化
  • 中国图书网
  • 评书
  • 戏曲
  • 传统文化
  • 民间艺术
  • 表演艺术
  • 文学形式
  • 口头文学
  • 地方戏曲
  • 说书艺术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金受申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分为三部分:*部分是金受申对北京评书的介绍,涉及评书的历史、内容和老北京说书人的重要表演场所——茶馆。第二部分谈北京的俗曲和其他艺术,如岔曲、皮影戏、单弦等。第三部分是前辈回忆金受申的文章,共两篇,角度不同,互为补充。金受申生当清末,经历了整个民国,又身为旗人,故熟知旧京掌故,更了解市井风情,其作品充满了“京味”。本书是了解老北京评书及其他曲艺内容、形式、历史的难得读物。

作者简介

金受申(1906-1968),本名文佩,后改文霈,字泽生,满族镶黄旗人。曲艺史学家、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生于北京,17岁在中学就读时即为报刊编辑,先后入华北大学、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读深造。自1926年起在北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曾于十余所中学任教,还在华北大学等高等院校担任过讲师。自1938年起,在《立言画报》上开辟专栏《北京通》。1953年经老舍先生介绍,调入北京市文联工作,直至逝世。金受申留有不少哲学、文学、医学著作,也是广见博闻的“北京通”,熟知北京掌故,与三教九流接触颇多,尤喜接触中下层人士,对清末民初的北京风俗事物、趣闻轶事、衣食住行、江湖百业、评书鼓曲等都有着精深的考察研究。其文章内容多来自实地考察,是研究北京历史及民俗的重要史料。

目录信息

第一编说书史话
说书史话
北京评书
记忆中的老书馆
老书馆见闻琐记
书茶馆
第二编旧京俗曲
北平的俗曲
风俗曲
岔曲笺注今日下了班儿
岔曲笺注两口子闹毛包
皮影戏
瞽人艺术
第三编印象金受申
“北京通”金受申傅耕野
印象中的金受申邓友梅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好几篇儿从《老北京的生活》中摘出来的。除了翁老的导读谈了许多评书与京剧的相互启发借鉴,还有一篇写皮影戏,并没有戏曲什么事儿。大家小书系列的一贯风格,轻快易读,信息量大。评书的旧貌新颜,老书馆的气质具具鲜活亲切。金受申文字朴实精炼,虽说资料性很强,却毫不枯燥。

评分

里面有些章句三观令人不喜,然而看到《史话》末几句,推断出写作时间大致在62年左右,登时便释然了。金老肚子里是有玩意儿的,却只留下这么一本小书。部分典故亦见诸《江湖丛谈》,算是能够相互参照。后半部分重曲轻戏,大体讲得都是岔曲儿、大鼓等曲艺,对京戏基本一笔带过。顺便说一句,德云班主郭君着实自此书中摘了不少东西啊~

评分

《说书史话》最后那节,说书新发展,让人看着难受。

评分

超级薄的小册子,讲解详细。

评分

借过来是因为最近在听评书,想深入了解一下。金先生的书写的都特别好,值得看好多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