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基督者

敵基督者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德] 弗裏德裏希·威廉·尼采
出品人:
頁數:203
译者:吳增定
出版時間:2017-9
價格:3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9543
叢書系列:三聯學術
圖書標籤:
  • 尼采
  • 哲學
  • 基督教
  • 西方哲學
  • 德國哲學
  • 吳增定
  • 李猛
  • 宗教
  • 宗教
  • 懸疑
  • 心理
  • 陰謀
  • 黑暗
  • 人性
  • 信仰
  • 背叛
  • 救贖
  • 命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敵基督者》看起來像是一部宗教史著作,它是關於基督教的曆史與本質的研究。尼采首先敘述瞭從猶太教到基督教的曆史演變過程,然後揭示瞭基督教的本質,最後探討瞭它如何自下而上地徵服瞭羅馬帝國,並且一直影響到現代。但嚴格來講,《敵基督者》其實是一部很深刻的哲學著作,它所關心的是一個永恒的哲學問題:真理與信仰的關係。

著者簡介

尼采,德國著名哲學傢,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語言學傢、文化評論傢、詩人、作麯傢,他的著作對於宗教、道德、現代文化、哲學以及科學等領域提齣瞭廣泛而深刻的批判與討論,對於其後西方哲學和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重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不閤時宜的沉思》《人性的,太人性的》《朝霞》《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論道德的譜係》《偶像的黃昏》《敵基督者》《看哪!這人》等。

圖書目錄

敵基督者
——對基督教的詛咒
導讀
引論:尼采與《敵基督者》
第一部分:第1至13節
第二部分:第14至23節
第三部分:第24至35節
第四部分:第36至49節
第五部分:第50至62節
建議閱讀書目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敌基督者-对基督教的诅咒》书评 长久以来浸润在基督教的文化圈中,我也萌生了加入基督教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想要完成从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是极其艰难的。曾经有看到一个说法,信基督实则是人类精神惰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最根本的就...

評分

《敌基督者-对基督教的诅咒》书评 长久以来浸润在基督教的文化圈中,我也萌生了加入基督教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想要完成从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是极其艰难的。曾经有看到一个说法,信基督实则是人类精神惰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最根本的就...

評分

《敌基督者-对基督教的诅咒》书评 长久以来浸润在基督教的文化圈中,我也萌生了加入基督教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想要完成从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是极其艰难的。曾经有看到一个说法,信基督实则是人类精神惰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最根本的就...

評分

《敌基督者-对基督教的诅咒》书评 长久以来浸润在基督教的文化圈中,我也萌生了加入基督教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想要完成从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是极其艰难的。曾经有看到一个说法,信基督实则是人类精神惰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最根本的就...

評分

《敌基督者-对基督教的诅咒》书评 长久以来浸润在基督教的文化圈中,我也萌生了加入基督教的想法。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想要完成从一个唯物主义思想到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变是极其艰难的。曾经有看到一个说法,信基督实则是人类精神惰性的体现。这是一种说法。一个人一生最根本的就...

用戶評價

评分

當談論罪與罰的時候,由於我認為它所代錶的並非人性永恒的軟弱,而是“忍受”這一行為所蘊含的無盡能量,所以會將尼采的敵基督理解為對庸眾的敵視,敵視那將信仰降格為拯救從而不再付齣任何努力的精神孱弱。但可能因為這本書為後代提供瞭太多思想資源,我讀的時候並不能體會到某種徹底的震撼性與新鮮感。而且既然敵基督者的精神品質不由特定的種族、血統、階層所決定,他卻斷定被侮辱和被欺淩的人先天軟弱,這似乎並不自洽,畢竟馬廄裏齣身的孩子也可以具備堅韌不拔的品性。又想到,真實的他是會抱著受傷的馬痛哭的人,這行為十分接近真實的基督徒,所以,大概他反感的無非荒謬的欲求,然而還是贊美苦熬的。

评分

日耳曼性與羅馬性

评分

文化人噴宗教真是看瞭痛快。

评分

尼采毫不避諱他對猶太教-基督教的討厭,甚至不引任何人的語錄而洋洋灑灑寫下數萬字的論述。同樣是全麵、激烈的反傳統,相比於隻會空喊口號的中國五四,尼采是有著明晰邏輯去批判與推翻的。宗教的信仰是人為構建的,卻又異化為普世的道德去約束人們追求健康與強力。尼采不反神,他反的是因人而變,被道德化的神。希臘諸神、馬基雅維裏、伏爾泰都是尼采所推崇的,這些人(神)身上有著酒神的原始魅力,卻不被過度的日神所束縛。生命力決定著人的生存價值,而生命力是如此個人化,以至於所有的道德隻能是對其的破壞。在某種意義上,尼采是絕不同意黑格爾所謂的“為尋求承認而鬥爭”的曆史觀。而在後世的存在主義哲學裏,我們看到瞭些許這種對價值的重估的影子

评分

“……如果不能終結基督教,德國人應該難辭其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