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史

日本文化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日] 家永三郎
出品人:
页数:266
译者:赵仲明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6899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日本文化
  • 日本
  • 家永三郎
  • 日本史
  • 文化史
  • 历史
  • 文化
  • 日本研究
  • 日本文化
  • 历史
  • 传统
  • 社会
  • 艺术
  • 哲学
  • 宗教
  • 习俗
  • 饮食
  • 礼仪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了解日本文化,从这一本开始

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制究竟从何而来?

日本从唐代中国学了什么,又没学什么?

为什么说不了解佛教,学习日本文化寸步难行?

《源氏物语》是不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茶道为什么兴盛于日本,而不是中国?

京都龙安寺的枯山水究竟好在哪里?

基督教为什么没有能征服近代日本?

什么契机让浮世绘传到欧洲,并深深影响了梵高?

大家小书典范读本

原版由日本最专业的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出版,多次改版,常销不衰,至今仍放在日本各大书店柜台的显要位置。

考研指定必读用书

此书曾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文版,一直是众多院校日语考研的指定用书。绝版多年,网络上有大量复印版本高价出售。

绝版多年全新翻译

译林版获独家授权根据最新版本翻译。译者赵仲明留学京都,任教于南大,教授日本文化史多年,译笔准确生动。

作者简介

家永三郎(1913——2002)

天皇的日本史老师

1913年在名古屋出生,毕业于东京大学日本史专业,专攻日本史学、日本思想史。东京教育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50年代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明仁天皇,投入家永三郎门下,专心学习日本历史。

日本史学界的良心

家永三郎反对军国主义,独力编撰的《新日本史》因客观反映日军二战暴行,遭日本文部省删改,遂与之对簿公堂,诉讼历时三十五年,终获国家赔偿。2002年于东京病逝,因其毕生为史实而战,被誉为“日本史学界的良心”,曾两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目录信息

初版序
再版序
导 言 日本文化史的课题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文化
历史的出发点
原始社会是怎样的时代
绳纹陶器
生产力的停滞
巫术的统治
第二章 古代社会初期的文化
金属文化的传入
阶级与国家的诞生
君主制国家的形成
作为民族宗教的祭祀
《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传说
古代文化与性
日常生活
造型美术
第三章 律令社会的文化
律令体制的建立
大陆精神文化的输入
飞鸟、白凤、天平的佛教美术
传统艺术的新发展
平安时代的文化
第四章 贵族社会的文化
贵族社会的特色
物语文学的繁荣
画卷的发展
贵族文化向地方和海外的传播
都市与农村的生活文化
第五章 封建社会成长期的文化
武士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
武者风尚的诞生和文艺的发展状况
新佛教的诞生
理论著作的出现
贵族文化的传统
庄园体制的解体与古代势力的灭亡
文化的下克上
宗教世俗化带来的新文化发展
室町时代的日常生活
第六章 封建社会确立期的文化
武将与富商的美术
与西方文化的最初接触
封建秩序的巩固与儒教道德在思想界的统治
学术理论的繁荣与教育的普及
商人艺术的发展
元禄时代商人文化的特色
第七章 封建社会瓦解期的文化
封建体制的倾斜与商人艺术的成熟
科学精神的诞生
社会革新思想的发展
文化的地域性以及社会性传播
日本文化史简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偶尔翻到民族祭祀和宗教一章,其实发现日本这个民族的民族宗教——神道教不过是大陆道教的舶来物和外来佛教的综合体,所谓“佛道”合流。 真正民族性的产物还是大化改新之前的传统巫术啊。 祀与戍(祭祀和军事)是古代的两件最大的事情,而日本的祭祀更多的有其本土性,春秋祭...  

评分

原文首发于界面文化 4月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日本将从今年5月1日起启用新年号“令和”。据他在记者会上透露,新年号的出处为《万叶集》中《梅花歌并序》的诗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 “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帅老之宅,申宴会...  

评分

原文首发于界面文化 4月1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宣布,日本将从今年5月1日起启用新年号“令和”。据他在记者会上透露,新年号的出处为《万叶集》中《梅花歌并序》的诗句“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 “天平二年正月十三日,萃于帅老之宅,申宴会...  

评分

又瘦又小的一本“小黄书”,居然敢叫“日本文化史”?套用白居易的一句名诗“未成曲调先有情”,面对《日本文化史》,我是“未及展读先轻之”。无知,来自我不知道本书的作者家永三郎是一位什么样的历史学家。 家永三郎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历史学家,我们稍后再议,先说《日本文...  

评分

昨天晚上看了《日本文化史》这本书,其中讲到了《万叶集》和《古今和歌集》,里面提到《万叶集》里面是更加淳朴更加原始的情感的表露,因此更加地生动;而《古今和歌集》则是更加的反映了很多的贵族的文化,相对来说更加地中规中矩。同时,这本书在讲到日本早期的历史和文化发...

用户评价

评分

用博尔赫斯的话来概括,“在日本,你始终能够感受到守护神一般的中国的阴影。这与政治无关,这与日本文化是它自己的文化这一事实无关。在日本,人们感受中国就像我们感受希腊。”

评分

涉及面太广但是每项都只是蜻蜓点水,而且逻辑结构的衔接也不太到位。

评分

虽然小又简略居然挺磨人的。发现有很多不了解的点。

评分

祛魅后反倒更迷人

评分

良心之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