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在一整面山坡上弥漫开来,沿着平行着布满坡体的上百条弧线(那就是羊道)有序前行,丝丝入扣。”
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最为纯正的游牧民族了。羊道,是哈萨克牧民生命中必经的道路,是大自然给他们安排的艰辛壮阔的迁徙之路。他们盛装跋涉在祖先的道路上,完成自己的一生,青春、衰老、贫穷、爱情……他们是真正的“在路上”。
“羊道”三部曲记录了李娟跟随哈萨克族的扎克拜妈妈一家,历经寒暑,在粗犷苍茫的新疆阿勒泰山区游牧生活的日子。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的草原生活在此得以呈现,在自然的静穆与残酷面前,这个游牧民族所展现出的淡然、坚韧与智慧,让宇宙里每一个渺小的生命都显得如此独特。
【编辑推荐】
飞于山河之上,隐于草芥之中。这一次,李娟带着全新的自己和的神秘亲笔信呼啸而来,翻开书,看马陷落沼泽,心流浪天堂,打开耳朵听牧草在合唱。
茅盾文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经典之作羊道系列最新版。阅读远在世界边缘的游牧民族的真实生活,领略他们深深根植大地、与自然紧密相依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艰辛、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的自然和他们的乐观,探寻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本质。随书附赠有声书,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李敬泽、梁文道、柴静、王安忆赞赏推荐。
李娟
作家、诗人。生于新疆,童年和少女时代不停辗转于四川、新疆两地。高中辍学后,跟随家庭有过短暂的阿勒泰哈萨克村庄的生活经历,后来这段经历成为早期作品的主要内容。又于十年后,两次重返牧场,深入哈萨克普通牧人家庭,创作出牧场系列作品。迄今出版作品有《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等。现居阿勒泰,供职于新疆文联。
所获奖项:
2006年第二届天山文艺奖
2009年第一届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
2010年第九届上海文学奖
2010年第二届在场主义散文提名奖
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
2012年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
1.读完《前山夏牧场》,发现作者笔下的世界,竟然被写得如此小,只剩下家人和邻居,牛羊和骆驼,煮茶和烤馕,青草和水源,毡房和花毡,转场和拖依……牧民的生活能有点啥呀?能看到的都记录下来呗,反反复复、琐琐碎碎。不过,这样的游牧生活,与我们的日子,竟然是如此遥远,...
评分停一停时间《羊道 前山夏牧场》 看过李娟的五六本书了,最喜欢的是《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开始真的以为李娟一直生活在阿勒泰牧场的定居点里,后来才知道这些文字都是后来李娟在机关上班的时候,在办公桌上写出来的,即便的《冬牧场》和《羊道》系列也并不是在...
评分你可曾有过这样的感觉,踏上一片新土地的瞬间就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你可也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在某个城市生活过了多年依然会时时感到陌生和孤独? 我都有。 可李娟,不管小时候跟着外婆在四川,还是后来伴随妈妈在新疆,亦或是自己奔波在城市和牧场,她都有一种令人艳...
评分我在新疆生活过一些年,也去过草原和牧场,夜晚宿过公路近处齐刷刷胀鼓鼓的圆顶白色毡房,清晨也眺望过它们站在远方疏疏拉拉一簇,头上顶着烟囱冒着炊烟。太阳在这片草原的尽头缓慢地往上爬,阳光穿透早晨湿冷的空气,温柔地给大地镀上金光。盘亘交错的绵延山脉,一半叠影重重...
评分我在新疆生活过一些年,也去过草原和牧场,夜晚宿过公路近处齐刷刷胀鼓鼓的圆顶白色毡房,清晨也眺望过它们站在远方疏疏拉拉一簇,头上顶着烟囱冒着炊烟。太阳在这片草原的尽头缓慢地往上爬,阳光穿透早晨湿冷的空气,温柔地给大地镀上金光。盘亘交错的绵延山脉,一半叠影重重...
18年7月听读第一遍,同月视读完成。 豆瓣改版增加了短评字数,于是终于可以回到豆瓣来标记了。 决定重新开始好好听书的时候时值初夏、未至深夏,于是在春夏三本之间先选了这本前山夏牧场。从写的时间顺序上,是春牧场-前山夏牧场-深山夏牧场-冬牧场,这本稍不如更早的阿勒泰,但远好于后面的冬牧场和走夜路放声歌唱。但愿最新的向日葵地能有所翻盘。 一个人有点才华并不太难,难的是如何在保持本性和求新求变中取得一个平衡,才不至于在所有书中重复第一本书,也不至于被作为作家需要去写的意识,湮灭了那种有点什么不得不写不吐不快的写作的原点。
评分真心推荐!所获的各项大奖都实至名归!
评分游牧和农耕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自己以前对另一个世界一无所知。谢谢李娟,让我们认识这些质朴坚韧的牧民家庭,还有他们对自然的尊重,不多索取、物尽其用
评分读的第二本李娟,好像已经成了熟悉的朋友,比起第一次多了些亲切感。如果说第一本是在了解哈萨克族,第二本是真正的深深感受哈萨克族的生活。书中写到哈萨克的婚礼,赛马,拖依,无不充溢着他们的民族文化。文化这东西与历史相似,越是深远的东西越令人心喜。我顶喜欢《突然间出现的我》及《索勒,索勒!》这两篇。李娟像是土里长出来,扎扎实实的,透过文字我看到她的真诚。这种真诚让人愿意相信她,跟着她走近遥远陌生的山间。
评分承接《春牧场》,扎克拜妈妈一家转场来到了前山夏牧场冬库尔。李娟的文字依然秉承着简洁、灵动、优雅、自然的气质,既有对游牧民族充满艰辛与劳作的生活的真实记录,也有对夏牧场的风光与风俗的生动描绘。 每天的阅读就像生活在他们中间,目睹他们放牛、牧羊、挤奶、烤馕,洗刷晾晒、串门拜访,参加盛大的婚礼,安享下午茶的时光,少年少女们的追逐打闹和令人疲惫的连夜转场。 生活是艰辛的,甚至是需要“忍受”的。然而“只有忍受限度之内的生活状态没有完全不用忍受的生活。” 牧区浩荡,山高水长,诚实地生活就是对生活永葆无限的热情,一如扎克拜妈妈一家,虽然辛苦,还是要继续收拾行囊,走向真正的夏牧场,走向真正的寂静与广阔,充沛与丰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