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此书由十四个短篇小说构成,写作技巧各篇不同,长短也相异,每篇都能独立存在,而称得上是一流的短篇小说。但这十四篇聚合在一起,串联成一体,则效果遽然增加:不但小说之幅面变广,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
“一个作家,一辈子写了许多书,其实也只在重复自己的两三句话,如果能以各种角度,不同的技巧,把这两三句话说好,那就没白写了。
《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白先勇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2004年之后大力投入昆曲经典《牡丹亭》的制作演出,青春版《牡丹亭》目前已演出超200场,在华人世界造成极大轰动,启动了台海两岸昆曲复兴的契机。
旧博客,旧感想 又看见白先勇了,报上说,他在苏州,排演昆曲《牡丹亭》。这个一直很低调的人,突然出现在媒体面前,非常配合,不但谈经历,谈作品,甚至还谈到他的男友。访问记里很少说到昆曲,虽然他是因此才接受采访。 有一次,偶然看到翻译过来的法国《世界报》上的一...
评分初看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上初中时,记得当时中国文坛搞了一个“百年百部优秀中文小说”的评选,《台北人》赫然名列前茅,勾起了我一睹“芳容”的兴趣。一口气读下来,竟觉欲罢不能,感慨万千。当时尚年少,很多内容都只是略懂一二,但一个个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依...
评分初看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上初中时,记得当时中国文坛搞了一个“百年百部优秀中文小说”的评选,《台北人》赫然名列前茅,勾起了我一睹“芳容”的兴趣。一口气读下来,竟觉欲罢不能,感慨万千。当时尚年少,很多内容都只是略懂一二,但一个个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依...
评分 评分《台北人》中的一系列人物当得八个字:“美人迟暮,英雄末路”。 白先勇写的是六七十年代的台北人,故事里的人物却仿佛活在若干年前,时光在他们的生命里不曾前行,即便许多东西已经不复旧貌。《一把青》里的朱青,多年后,已由素朴羞涩的少女变得美艳妖娆,却还是喜欢空军的小...
读的时候想到一个词:遗老遗少。白先勇的小说味道跟汪曾祺的有几分类似,很具中国古典味道。
评分他们是南京人、上海人、四川人、桂林人,后来都变成了同一波“台北人”。看过一些拿人物当道具推进故事的小说,再看白少爷这些短篇才是真正地在写“人”的!而且写得真是好,仿佛有种在读红楼梦的感觉。
评分我總覺得作家和詩人的寫作才華是天生的,不是通過文學學位和workshop訓練出來的。白先勇先生的顯然屬於後者,他的小說是精緻的是有靈氣的,但是少了一份真實感。
评分语文老师常说的有形无神大概就是这样,公子哥玩票味模仿味太重,离“民国史”差了十万八千里
评分不论文学价值,主观讲好看程度的话,除了《冬夜》,其他几乎都不好看。中国人那点事儿,尤其是风月场交际圈的,「人」气都要溢出来了,闻多了就腻就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