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非天赋》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科特•考夫曼多年来对人类智力探索的集大成之作,他用坚实的研究基础和逆袭的人生经历证明,人们对传统智力测量的解读受到了误导。
● 本书通过对最新的遗传学和神经学的研究,同时结合进化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多种研究角度,以及对刻意练习、创造力等的剖析,最终揭示,智商分数并不能对人的一生盖棺定论,每一种智力特点的人都可以通向伟大。
● 本书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多数资质平平者以及神童、大器晚成者、阅读障碍症以及自闭症患者等不同资质的个体所具备的多元智力优势。
● 美国知名认知心理学家、科普作家,耶鲁大学博士。先后师从心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尼古拉斯•麦金托什及罗伯特•斯滕伯格,现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想象力研究所科学主任,主要研究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量与开发。
● 《创造力邮报》联合创始人,“心理学播客”(The Psychology Podcast)主持人,在《科学美国人》开设“美丽心灵”(Beautiful Minds)博客。
● 2011年因对美学、创造力和艺术的杰出研究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丹尼尔•伯莱因奖;2011—2012年获得门萨国际卓越研究奖,被商业内幕网站评为“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50位突破性科学家”之一。
因为在同一个圈子里,补一个Scott的近况:(1)他闭关写的新书终于出版啦!(2)他现在是美国2E协会会长,经常纽约加州两地跑;(3)他自己在播客上透露过他现在的智商测试分数是远高于平均了! 旧记:是我导师的异父异母“兄弟”????他去耶鲁的时候,斯腾伯格说啊有另外一个跟...
评分 评分这本书在过去一年中,我看了4遍了,很细致的。 目的是:寻找孩子学业优异、全面发展的要素。 书不是通俗读物,算是比较详尽严谨的文献综述,围绕着智力这个话题。 有些章节很烧脑。第4遍我把第11章略过了。 收获: 1.刻意练习、心理定向、坚毅、自我调节等等 P196 几者之间的关...
评分1,阅读有多重要 一个孩子若能从一开始就进行良好的阅读或者所处环境便于他积累大量词汇,那么他便能读得更多,学得更多,同时能够与善于阅读的同伴交朋友,他会要求读更多的书,也能得到更多书,并且最终拥有更高超的阅读能力。相反,词汇量低的孩子阅读速度缓慢,从阅读中获...
评分一、智力进行了重新定义: 1、智力仅仅是个体人格特征; 2、智力的发展包括投入和能力; 3、智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4、智力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各个阶段的个人目标; 5、理性(可控)的认知过程和自发(不可控)的认知过程同样重要; 6、智力的发展不能以某个标准来衡...
别轻易给自己贴标签,别固化思维
评分智力不过是思维的一个投影。经过刻意的练习,当思维方式升级时,智力自然而然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评分第三、四部分还挺有意思;翻译的不好,有几节翻来覆去提到“学术成就测试”和gpa的关系,许久过后才意识到学术成就测试有可能就是SAT的旧称(Scholastic Aachievement Test)?
评分多巴胺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只能带来欲望;大脑中,想要和喜欢属于不同的两个系统 | 创造力来源于你不评价自己 | 经颅磁刺激 | 当你要做一件需要创造力的事时,能把自己暂时性地忘掉,不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任何的评价和判断(冥想 慢跑 有氧运动),不要有任何的指责,会释放出更多的带宽
评分天赋不能用单一的智商标准来衡量,可以多尝试多发现。不过作者的经历比较特别,根植于经历的很多判断只是一家之言,比如他说,资优班的筛选标准有问题,那些智商太高觉得上课无聊的孩子可能分数不高,这完全是想当然呀。事实上,智商高随便怎么摸鱼都能考高分,若不努力就考不了高分,说明智商还不够高,或者在所处的群体里不算最高。深深感觉到,个人经历果然会令人产生错觉,搞科研怎么能以己度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