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死與神秘主義

身體、不死與神秘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程樂鬆
出品人:
頁數:372
译者:
出版時間:2017-3-1
價格:5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79168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道教
  • 宗教
  • 神秘學
  • 哲學
  • 宗教學
  • 觀念史
  • 程樂鬆
  • 死亡
  • 身體
  • 不死
  • 神秘主義
  • 靈性
  • 哲學
  • 東方思想
  • 超自然
  • 內在覺醒
  • 意識超越
  • 生命意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對道教的學術研究興起於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這百餘年的傳統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漸被固化為迷信、愚民實踐、缺乏宗教傳統的神聖性及缺乏原創性等,這些刻闆的印象嚴重低估瞭道教的文化價值。本書從觀念史的視角入手,聚焦於神秘主義、身體、不死這三個核心概念,從中國傳統思想觀念及生活世界齣發,詮釋瞭道教在中國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後的理路。這種“同情理解”的研究視野有助於彌閤曆史與信仰之間的巨大鴻溝。

著者簡介

程樂鬆,北京大學哲學係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男,1978年8月生,江西德興市人。2006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學係,獲哲學博士學位。

研究領域為六朝及隋唐道教史、兩漢思想史與早期道教、宗教經典詮釋學。

學術研究主張以“宗教(信仰)的方式看待宗教”的基本立場,運用文獻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立足於中國古代社會的思想與信仰語境,闡釋道教經典的文本曆史及特點,由此嘗試建構關於“中國文化史中的道教”的學術闡述。主要著作有《即神即心——陶弘景與茅山真人之誥》(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10)。

程樂鬆開設道教及宗教學理論的基礎與研究課程。近年開設的課程有《道教史》、《道教與民間宗教》、《道教研究》、《海外漢學中的道教》、《宗教學原理》等。

圖書目錄

序言(王宗昱)
第一章 紛繁、不經與“可理解”的道教
紛繁與不經的道教:學術敘述的挑戰
可理解的道教:觀念史的可能性
第二章 言道與術道:道傢思想的信仰空間
不言之教:老莊的神秘主義底色
默契與術道:道傢思想信仰空間的展開
第三章 從政治神學到不死實踐:宇宙圖景的神秘化
時空、宇宙與天地:簡要的語義分析
術數與天文:天地與時空的通識
創世與洞天:道教化的神秘圖景及其信仰價值
第四章 告彆“信史”:道教曆史的敘述與詮釋
神聖與客觀之間:道教曆史的雙重敘述
拼圖與融入:詮釋性的曆史敘述
第五章 融攝與排異:神秘主義的兩種嚮度
神秘主義:語義學進路的分析
不言之教:詩性的融攝
秘而不言:排異的神性
第六章 道體與體道:身體的雙重角色
從概念到隱喻:道教身體敘述的思想語境
道在一身之中
體道:身體與生命的不朽
第七章 病體與仙體:病理與不死之道
醫道同源與中醫的身體觀
身體與中國古代醫學的建構
病與仙:道教的疾病生理學
第八章 存思的內景:身體切近神聖
洞徹朗照:從內景到身神
切近超越的身體:存思術的道與理
第九章 以身顯道:作為身體實踐的科儀
道教科儀研究的身體視角
程式化的身體與行動:科儀的秩序感與彈性
以身顯道的科儀實踐
第十章 以死長生:不死之藥的觀念與技術
從服食、黃白到外丹:觀念的雜糅與變遷
燒煉:儀式化與神秘化的外丹
以死長生:信仰觀念中的丹與毒
第十一章 鬼之仙途:陌生的焦慮與被消解的死亡
鬼的雙重意義:陌生與死亡
疫病、鬼祟與擊鬼:生活中的信仰技術
仙途:咒鬼、鬼仙與煉度
第十二章 算命:我命、承負與不死
從宿命到我命:神秘的觀念張力
承負與玉籍:不死的可能
第十三章 內蘊超越的日常:中國信仰體係與道教的本土性
秩序的神聖性:日常的超越性
不死、禮樂與生活:道教本土性的詮釋
結語 邊緣的紋理:道教研究的觀念史視角
觀念史敘述的價值
邊緣的紋理:觀念激發理解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評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評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評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評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用戶評價

评分

內容還是可以的,但是過於囉嗦

评分

在百廿慶的一個人文學科論壇上,主持人用非常詼諧的介紹引齣瞭程樂鬆,然後程老師用15分鍾左右的時間講述瞭自己研究道教的心路曆程,全程笑點。程老師笑稱自己的辦公室被大傢建議盡快辦成煉丹房,細一想鑽研人文學科的快樂,莫過於蝸居在燕園的一個小屋裏,沉浸在史料和思考中,就像當天葉朗先生講的那種所謂純粹為瞭研究學術而研究學術的行為,擇一事愛一生。這本書是我藉著熱乎勁藉來看的,我錯瞭,這本書以我的知識麵,完全無法望其項背

评分

一言難盡

评分

第一章的問題意識非常好,「經」與「不經」,是非常重要的、考察中古社會中層的一個立場。

评分

補標。形式上來說,個人感覺是很嚴謹的當代學術論文寫作;內容上初讀其實沒啥感覺,或者覺得反反復復都是形式討論完全沒內容,但自己讀道藏寫論文的時候迴過頭看就會覺得,程老師還是厲害。程老師自己強調道教學者不能隻專注內容研究而迴避理論建構,此書則集中體現瞭這種努力,鋪開瞭很大的框架,內容性的細節的梳理分析被大量犧牲掉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