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

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程乐松
出品人:
页数:3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1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79168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图书标签:
  • 道教
  • 宗教
  • 神秘学
  • 哲学
  • 宗教学
  • 观念史
  • 程乐松
  • 死亡
  • 身体
  • 不死
  • 神秘主义
  • 灵性
  • 哲学
  • 东方思想
  • 超自然
  • 内在觉醒
  • 意识超越
  • 生命意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道教的学术研究兴起于晚近的一百五十年,在这百余年的传统中,道教的文化形象逐渐被固化为迷信、愚民实践、缺乏宗教传统的神圣性及缺乏原创性等,这些刻板的印象严重低估了道教的文化价值。本书从观念史的视角入手,聚焦于神秘主义、身体、不死这三个核心概念,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及生活世界出发,诠释了道教在中国人的日常及信仰生活中的角色及其背后的理路。这种“同情理解”的研究视野有助于弥合历史与信仰之间的巨大鸿沟。

作者简介

程乐松,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男,1978年8月生,江西德兴市人。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为六朝及隋唐道教史、两汉思想史与早期道教、宗教经典诠释学。

学术研究主张以“宗教(信仰)的方式看待宗教”的基本立场,运用文献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与信仰语境,阐释道教经典的文本历史及特点,由此尝试建构关于“中国文化史中的道教”的学术阐述。主要著作有《即神即心——陶弘景与茅山真人之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程乐松开设道教及宗教学理论的基础与研究课程。近年开设的课程有《道教史》、《道教与民间宗教》、《道教研究》、《海外汉学中的道教》、《宗教学原理》等。

目录信息

序言(王宗昱)
第一章 纷繁、不经与“可理解”的道教
纷繁与不经的道教:学术叙述的挑战
可理解的道教:观念史的可能性
第二章 言道与术道:道家思想的信仰空间
不言之教:老庄的神秘主义底色
默契与术道:道家思想信仰空间的展开
第三章 从政治神学到不死实践:宇宙图景的神秘化
时空、宇宙与天地:简要的语义分析
术数与天文:天地与时空的通识
创世与洞天:道教化的神秘图景及其信仰价值
第四章 告别“信史”:道教历史的叙述与诠释
神圣与客观之间:道教历史的双重叙述
拼图与融入:诠释性的历史叙述
第五章 融摄与排异:神秘主义的两种向度
神秘主义:语义学进路的分析
不言之教:诗性的融摄
秘而不言:排异的神性
第六章 道体与体道:身体的双重角色
从概念到隐喻:道教身体叙述的思想语境
道在一身之中
体道:身体与生命的不朽
第七章 病体与仙体:病理与不死之道
医道同源与中医的身体观
身体与中国古代医学的建构
病与仙:道教的疾病生理学
第八章 存思的内景:身体切近神圣
洞彻朗照:从内景到身神
切近超越的身体:存思术的道与理
第九章 以身显道:作为身体实践的科仪
道教科仪研究的身体视角
程式化的身体与行动:科仪的秩序感与弹性
以身显道的科仪实践
第十章 以死长生:不死之药的观念与技术
从服食、黄白到外丹:观念的杂糅与变迁
烧炼:仪式化与神秘化的外丹
以死长生:信仰观念中的丹与毒
第十一章 鬼之仙途:陌生的焦虑与被消解的死亡
鬼的双重意义:陌生与死亡
疫病、鬼祟与击鬼:生活中的信仰技术
仙途:咒鬼、鬼仙与炼度
第十二章 算命:我命、承负与不死
从宿命到我命:神秘的观念张力
承负与玉籍:不死的可能
第十三章 内蕴超越的日常:中国信仰体系与道教的本土性
秩序的神圣性:日常的超越性
不死、礼乐与生活:道教本土性的诠释
结语 边缘的纹理:道教研究的观念史视角
观念史叙述的价值
边缘的纹理:观念激发理解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评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评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评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评分

此书之用意,据作者所言,乃是对“身体”、“不死”与“神秘主义”三个概念进行观念史研究。然而,这三个如此有趣的话题,在此书中却显得无聊至极。这种落差,作者自己在结语部分也给出了原因:这三个词语本身的复杂,加上“道教本身就一篇浑沦的历史,这些都不是作者能够掌控...

用户评价

评分

内容还是可以的,但是过于啰嗦

评分

通篇云山雾罩。

评分

可能是我水平太低?我不明白此书各章节之间到底有什么逻辑关系,似乎也没见到所谓的观念“史”,我甚至都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这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看起来很唬人的道教科普向论文集,过于天(不)马(知)行(所)空(谓),可能还不如杨立华的那本什么玩意儿来的扎实。嗐我是真羡慕这些哲学出身的道教学者,虽然他们做不出言之有物的好学问来,但可以红口白牙嘚吧嘚地说出一本书来,实在是不得了。

评分

(竟然是第一个评的!好激动!)感觉重新上了一学期课。前人综述占了很大篇幅,但对道教研究进行观念史的澄清与坚持还是像第一次听老师课那样令人振奋。由此而生发的清晰的框架下并不是虚空无物,虽然未展开很多,但是逻辑严密,态度谦逊。存思和内景、身体作为展开的agent这两点实在是太迷人了。(立刻使用了人生第一次闭架借书

评分

内容还是可以的,但是过于啰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