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张祥龙 哲学 现象学 中国哲学 中西比较研究 家 中国研究 孝
发表于2025-02-22
家与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作者近年有关“家与孝”的著述中,与西方哲学和文化有关,又有中西比较之趣的文章的结集。作者对西方晚近海德格尔等关于家的思想做了系统阐述,通过中西比较,揭示出中国传统哲理的最为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家道,更在于其对“家”的理解是一种直接可经验的亲子一体的方式。作者认为,对孝现象和孝意识的体会,是理解家和人类独特性的一个关键,也是认识儒家及其未来的一个要害。
张祥龙,山东大学哲社学院教授,北京大学退休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2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布法罗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曾担任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会长、北京大学现象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主要著作有《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海德格尔传》《从现象学到孔夫子》《思想避难:全球化中的中国古代哲理》《孔子的现象学阐释九讲》《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拒秦汉和应对佛教的儒家哲学》《复见天地心——儒家再临的蕴意与道路》等。
比起“后现代儒家”或者以“中国传统”(而非西方“普世真理”,但前者无疑更具破坏性)之名消解中国当下生活正当性的做法,作者以“海学”阐发的中国传统做法无疑有开创性,也算前二者的劲敌(这也是作者长久以来工作的方向所在)。(但是,同样是集子,《利维坦的道德困境》可读性要高得多....)
评分儒家和现代西学最能相互格义的大概就是“时间性”吧?
评分第二篇比较海德格尔与儒家的“家”,极为精彩。
评分张祥龙先生是西方哲学特别是现象学的研究学者。 本书通过对海德格尔以及康德等西方哲学家思想的阐述, 最终导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与孝”。 在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根本所在的肯定的同时, 也暗含了对西方哲学遮蔽家庭这一“人在社会中的根本所在”的批评。 对我而言, 最重要的则是,为在现代的语境下如果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硬着头皮看了一半,放弃。几乎要呕吐,用海德格尔来包装也掩盖不了跟女德讲师一样的气质。对文献的使用,无论是传统典籍还是新文化运动的材料,基本都是断章取义。
说实话,没有太读懂。其实对中国文化中的“孝”观念非常感兴趣,本科的时候也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不过角度都是放在传统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化上,即在承认“孝”的前提下,对传统中的“孝”和“家庭”观念或否定,或创造性转化,而这样的研究视域就等于间接承认了,“孝”和“家...
评分徐英瑾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2017-02-23 12:40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在澎湃新闻读了张祥龙教授新书《家与孝——从中西方视野看》的序言,虽然觉得的确有所启发,但有些观点还是不能完全赞同。 儒家伦理重视家庭观念当然是基本的文化常识,但从逻辑上看,这恐怕并不意味着:(...
评分 评分说实话,没有太读懂。其实对中国文化中的“孝”观念非常感兴趣,本科的时候也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不过角度都是放在传统伦理观念的现代转化上,即在承认“孝”的前提下,对传统中的“孝”和“家庭”观念或否定,或创造性转化,而这样的研究视域就等于间接承认了,“孝”和“家...
家与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