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現代時代中,隨處可見對“輕”的崇拜。消費主義之輕並不可恥,但當它變成占絕對優勢的、無處不在的生活法則,它便是人類的淺薄。
法國哲學傢吉勒•利波維茨基,從生活消費、瘦身健康、材料科技、藝術、時尚、建築設計、傢庭與性、政治與思想這八個角度分析當代世界中體現齣來的輕,幫助我們清醒地認識尚處於萌芽階段的輕文明。
輕文明並不代錶輕鬆的生活;
社會和政治規約都日漸寬鬆,可心靈本身卻更加沉重;
一切都更輕盈、更靈活,生活卻錶現齣迷茫、不安全感和高度的脆弱。
真正的輕呼喚勤奮、守紀和承受痛苦的勇氣:它在於用嚴格的要求來自我約束,“帶著鐐銬起舞”。正是在對抗現代世界的躁動與狂熱中我們纔能真正變“輕”。
吉勒•利波夫斯基,法國哲學傢,關注後現代問題。著有《空虛時代》《蟪蛄帝國》《義的終結》等。
据说本书作者是一名学者,但它显然不是一本写给学者的书。当我费尽心思,想从节与节之间找到“结构”的记号——并且发现这可能纯属徒劳,我才意识到,更合理的阅读方式可能是在地铁上、在报站女声之间的两分钟里随手翻阅,随手合上。贯穿全书的关键词“轻”,其实也概括了它的...
評分据说本书作者是一名学者,但它显然不是一本写给学者的书。当我费尽心思,想从节与节之间找到“结构”的记号——并且发现这可能纯属徒劳,我才意识到,更合理的阅读方式可能是在地铁上、在报站女声之间的两分钟里随手翻阅,随手合上。贯穿全书的关键词“轻”,其实也概括了它的...
從消費、瘦身、材料、藝術、建築、設計和政治思想等領域解讀當代之“輕”,擺事實講道理,數據不算豐富但切實。不艱深不學術,譯筆精到。作者為當代的輕追根溯源,強調“輕”是人類始終的盼望與追求,一種不能達到的完滿。技術進步和脫離貧睏,物質條件的富足卻無法帶領我們走嚮真正的“輕”,這是人類的大悲劇。這正是“真正的悲劇不是生命之輕,而是輕的缺席”。
评分輕,是膚淺,也是化繁為簡;是快餐消費,也是去蕪存菁。有浮躁,有奧卡姆剃刀,甚至感受事物也一定會浮光掠影,時時刻刻抓緊時間,是因為人人都怕隻是活瞭哲學意義上的自己的一生麼?可能我們確實越來越更關心象徵,而非本質。
评分讀得非常不暢快,作者翻來覆去的說輕輕輕,但對其定義曖昧模糊,隻是現象的歸納,並無齣彩的洞見。另,作者引用的reference都是法國人的,可怕。
评分一以貫之,成體係。
评分歸納齣來的當代文明之輕。真的是輕嗎?為什麼是輕呢?也許大部分人會說:“咱還是甭演繹瞭吧,管它呢!”我想這是對它存在的最好的證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