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 勒内·韦勒克
出品人:后浪
页数:376
译者:刘象愚
出版时间:2017-1
价格:6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307727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理论
  • 文学
  • 勒内·韦勒克
  • 西方文学评论&理论&文学史
  • 文学批评
  • 西方文学
  • 美国
  • 后浪
  • 文学理论
  • 文学研究
  • 文艺理论
  • 文学批评
  • 文本分析
  • 审美理论
  • 哲学与文学
  • 叙事理论
  • 语言与文学
  • 文化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打开经典的经典

文学批评的批评

………………

※编辑推荐※

由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书中对文学基本概念与问题的界定、梳理和探讨,对文学“内部研究”的强调,在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誉为“打开经典的经典”“文学批评的批评”。

此次重出中文简体版以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四位译者的译稿为基础,以英文原版为依据,结合读者的反馈意见,对译稿重新加以修订。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的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著作。

………………

※媒体推荐※

这是在文学研究走向理智与自由过程中所做过的最富条理、范围最广、最有针对性的尝试。

——《纽约时报》

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论著蕴含了海量的信息,繁杂的材料被更有效地组合,行文简洁兼之针对性极强的分析,与传统的此类著作迥然不同,此书值得每一个学术图书馆收藏。

——《星期六文学评论》

………………

※内容简介※

《文学理论》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末,作者韦勒克和沃伦不仅厘清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更提出了文学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分野,把文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的研究归于“外部研究”,把对文学自身因素的研究归于“内部研究”,超越了传统文论从外部切入文学的理论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不仅描述了分析个别艺术品的方法,而且探讨了文学类型、文学评价和文学史等问题,这对之后全球数十年间的文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学理论》自出版以来,一直作为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受到各国批评家、作家、教授及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国内,它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中文专业大学生必读的100本著作之一,被许多高校指定为中文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

作者简介

勒内·韦勒克(René Wellek,1903—1995)生前任耶鲁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爱荷华大学、布拉格大学和伦敦大学。代表作除《文学理论》外,还有《批评的概念》《辨异:续批评的概念》《现代文学批评史》等。

奥斯汀·沃伦 (Austin Warren,1899—1986)生前任密歇根大学英语教授,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过,出版过多种著作,如《新英格兰良知》等。

目录信息

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代译序) 刘象愚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三版序
第一部 定义和区分
第一章 文学和文学研究
第二章 文学的本质
第三章 文学的作用
第四章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第五章 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
第二部 初步工作
第六章 论据的编排与确定
第三部 文学的外部研究
引 言
第七章 文学和传记
第八章 文学和心理学
第九章 文学和社会
第十章 文学和思想
第十一章 文学和其他艺术
第四部 文学的内部研究
引 言 
第十二章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十三章 谐音、节奏和格律
第十四章 文体和文体学
第十五章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
第十六章 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
第十七章 文学的类型
第十八章 文学的评价
第十九章 文学史
参考书目
索 引
出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文学作品既非一个经验的事实,也可以成为一个经验的客体,但它具有一种可以称之为 生命 的东西。它在某一时刻诞生,在历史的过程中变化,还可能死亡。一件艺术品如果保存下来,从它诞生的时刻起就获得了某种基本的本质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 永恒的,但也是历史的。”

评分

初三读,当时确实是懊恼为什么“如此少的信息量,要用如此复杂的方式表达”。

评分

比较好的入门理论书,指出了不同分析方法常见的论证误区。书里时常试图灌输一个观点: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有效的文学分析最终需要服务于解释文学作品的某种美学特征——往往是复杂性和连贯性。

评分

重读。为了更好的重读此书,在考虑了整整三小时后,忍痛买了红色的版本,(虽然也只有39块)这个版本的纸张真的太棒了,在上面写字的时候,有一种很丝滑的感觉。这本书读起来很麻烦,我认为之所以麻烦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是一个榆木脑袋,他博学而迂腐,对前人思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批判,有断章取义之嫌,整个前半部分的外部研究就是如此,充满着生搬硬套的“自洽”。后半部分虽然无聊,但是因为毕竟是他擅长的领域,做的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劝大家都别看,看了也记不住,没启发,这家伙就是一个外国的童庆炳。

评分

六年后重读,韦勒克的理论激情足以支撑我一鼓作气读下这本理论专著。其明显的内外部偏向和过于明确的分野,让这本书在今天多少能上了点历史的灰尘。就算他再怎么看不上外部研究,但仍细致地分析了其得失,及其可能的发展路径,难能可贵。相比之下,内部研究是聚焦点及专长,而对“文学史”、“文类”、“文学价值”、“传统”等基本理论概念的梳理,虽囿于教材形式显得略为简单,但举手投足间,已显出韦勒克划时代的批评家气质——这得到《批评的诸种概念》,乃至巨著《近代文学批评史》中才能全面铺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