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著有《文学与政治》(1982)、《现代主义与意识形态》(1986)等。
诚如译者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言必称现代性的时代。人们常常使用现代一词去指称十八九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科技与理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二十世纪一直到今天,这个词在大众的认知里又被更新为互联网的普及及其...
评分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是一对矛盾。前者是指科学进步、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而后者自浪漫派的开端就倾向于激进的反资产阶级态度。通过反叛、无政府、天启主义、自我流放等多样手段来表达厌恶。 资本主义体制产生于新教伦理...
评分现代性 社会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是一对矛盾。前者是指科学进步、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带来的全面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而后者自浪漫派的开端就倾向于激进的反资产阶级态度。通过反叛、无政府、天启主义、自我流放等多样手段来表达厌恶。 资本主义体制产生于新教伦理...
评分卡林内斯库提出一个看法,认为是“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了现代主义的出现。我很想和他谈谈,因为他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对比两个对象时,看到两个对象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特征,然后就认定这种不同时导致二者不同的原因。由于这个前提完全支撑不起关于现代主义,所以卡林内斯库...
评分如果不首先指出导论中的两个错误,我将无法写出本书的笔记,因为我认为这两个错误对于本书的结构来说是根本性的。这两个错误分别是: 1.对超验的错误想象。 2.时间概念的模糊不清。 关于第一点,作者的表述是:“我们在此要讨论的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
从文艺角度,从精神科学的角度来说,,,,大杂烩,有点不适合我现在阅读
评分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说是五副,其实是十副,每副面孔都要乘以二,为什么?因为作者的基本视野是二元的:一个是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另一个是美学—道德的方法。所以才有反现代的现代性。至于附录文章讨论“现代化”,实在有些败笔意味,因为作者不假思索地使用这一术语,却忽略了“现代化”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
评分从文艺角度,从精神科学的角度来说,,,,大杂烩,有点不适合我现在阅读
评分属于那种写作业经常用从却没标过的书...
评分越来越抗拒此类书,脱离政治经济社会谈的历史只是历史概念,旁征博引概念混乱最终什么也没厘清,看完更糊涂,不看更清楚。除了资主主义时间问题那部分(线性、均质、可测度,时间就是金钱)外,对我没太多有用的,对媚俗那部分也不很同意。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的辩论要等看了丹再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