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马泰·卡林内斯库(Matei Calinescu),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著有《文学与政治》(1982)、《现代主义与意识形态》(1986)等。
总体基础比较稳,两种现代性一直贯穿。但是论述视角时不时在变,所以游离于学术概念史和现代性问题分析之间。 比较中庸,对各种悖论和时间问题把握到位。但是企图用时间牵线,有点牵强。“五副面孔”并不在一个逻辑起点上,结果被序言中一句话化解掉了。也算是有道理吧,不过是...
评分这本书,是看王宏宝的现代西方美学史视频中推荐的,看到了后现代这一篇,只感觉篇首和篇尾有意思外,其他都记不住。个人感觉,不如伯曼写的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好。举例太多,过于分散,观点不知就里,可能我比较懒,没研深。不像伯曼的重点分析,举的例子很少。。。。...
评分卡林内斯库提出一个看法,认为是“时间的不可逆性”导致了现代主义的出现。我很想和他谈谈,因为他的这种做法,完全就是在对比两个对象时,看到两个对象上存在两个不同的特征,然后就认定这种不同时导致二者不同的原因。由于这个前提完全支撑不起关于现代主义,所以卡林内斯库...
评分诚如译者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言必称现代性的时代。人们常常使用现代一词去指称十八九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发生的革命性变化,科技与理性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二十世纪一直到今天,这个词在大众的认知里又被更新为互联网的普及及其...
评分总体基础比较稳,两种现代性一直贯穿。但是论述视角时不时在变,所以游离于学术概念史和现代性问题分析之间。 比较中庸,对各种悖论和时间问题把握到位。但是企图用时间牵线,有点牵强。“五副面孔”并不在一个逻辑起点上,结果被序言中一句话化解掉了。也算是有道理吧,不过是...
有利于明白我们在谈论一个问题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读完了……啊!好难懂????虽然记了好多笔记,但是回头就忘唉哎埃
评分现代性首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于是理论家们纷纷寻找源起与影响,在这点上,关于现代性的最早起源(在文学领域),卡林内斯库与丹尼尔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各持自见,很有意思,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现代性这个概念的吊诡。非常喜欢关于媚俗一章的批判,私以为,一切深刻理论,皆从批判始。
评分读得想死
评分这本书是越往后越过瘾的,有很多句子用唇舌挑读起来就舍不得放下。外国的哲学书会比中国的多些表情和温度。
评分现代性首先是一个历时的概念,于是理论家们纷纷寻找源起与影响,在这点上,关于现代性的最早起源(在文学领域),卡林内斯库与丹尼尔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各持自见,很有意思,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现代性这个概念的吊诡。非常喜欢关于媚俗一章的批判,私以为,一切深刻理论,皆从批判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