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迪埃·埃裏蓬 Didier Eribon (1953- ),法國哲學傢、社會學傢、思想史傢,法國亞眠大學哲學人文科學學院教授,美國伯剋利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客座教授。在哲學、文學、社會學等研究領域,他已齣版十幾種著作,其中很多作品被認可為經典,如《米歇爾·福柯》《反 思同性戀問題》《迴到蘭斯》《一種少數人的道德》《逃脫精神分析》等。2008年,埃裏蓬獲得耶魯大學頒發的布魯德納奬(Brunder Prize),被國際公認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傢之一。
譯者 謝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法語專業畢業。主要從事電影、哲學筆譯工作。曾派往國外多年,任外交官和商務首席代錶,現為中國電影集團譯審。主要譯著有《知識考古學》(三聯書店)、《權利與反抗》(北京大學齣版社)、《電影1 運動—影像》、《電影2 時間—影像》(湖南美術齣版社)、《馬奈的繪畫》(湖南教育齣版社)、《哲學傢時代》(中國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等。
米歇爾·福柯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思想傢,他的著作對哲學、社會學、史學、文學、政治學、法學和藝術産生瞭深遠的影響,並且改變瞭這些學科的既定麵貌。
福柯是一名“戴麵具”的哲學傢。他早年求學巴黎,學習心理學、哲學。之後,工作、講學於瑞典、波蘭、德國、突尼斯、巴西、日本 、美國。1950年代後期,福柯成為一個嶄露頭角的年輕知識分子,與戴高樂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為結構主義化身,將自己定位為法國思想時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風暴之後,他又成為一名左派和社會活動傢。 然而,就在同一時期,他“悄悄地”獲得瞭法蘭西學院這個法國學術最高榮譽殿堂的講席。1984年,因感染艾滋病去世。
本書以簡潔、清晰可讀的敘述,有條不紊地追溯瞭米歇爾·福柯的生命足跡,揭開瞭圍繞這位輝煌哲學傢的許多神話和謠言,促使我們認真思考福柯的每一部著作及其觀點,並重新構建瞭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今天的法國的文化、政治和思想生活。
因为之前看过《福柯的生死爱欲》,所以总是在比较两本书的优劣。首先觉得这本书虽然有“权力与反抗”的标题,但是比之打着欲望旗号的《福柯的生死爱欲》,它还是要宽泛得多,毕竟“权力”这个东西涵盖了福柯几乎所有著作和言论,在各种可见和不可见的层面上,你都能够感受...
評分 評分作者很细致的勾勒福柯与其著作书写的生活环境,学术环境。由于过于客观,似乎有淡化福柯本人生动个性的感觉。 读着读着有时对尽管真实但冗长的背景介绍感觉厌倦。作者眼中的福柯,是一个外部生活的福柯,他的学术进阶,都是熟人来进行的,他在一些事件中态度暧昧等等。也许作者...
評分第三版序言 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1989年。一年半之后,它又由福拉芒里翁出版社口袋丛书再版,我做了几处小修改,并以附件的形式增补了一些新文献。这本书很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此后,便在国际上开始并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当我被告知,当然是一段时间之后,这本书经...
齣版社送的。注釋保留瞭原文齣處,值得肯定。
评分人名、術語、錯彆字,編校也有一定責任吧,但讀著還算流暢,一本非常好看的傳記。
评分福柯的哲學核心是圍繞“權力”展開的,而福柯又是我們這個時代最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也是當代成就最高的哲學傢之一。閱讀其傳記的過程中始終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知識分子或者說學者與權力的關係,是否知識分子纔是受權力影響最大(被規訓)的一個群體?在這個時代,大部分知識分子甘願成為體製的一份子去分享既得利益,他們是權力維持自身閤理性最大的同盟者,起到瞭傳聲筒的作用。但總有另一些知識分子是叛逆者,他們始終站在權力的對立麵,即便這種異見的聲音無比微弱,甚至不被大眾所理解和同情。知識分子應該有怎樣的責任?他們應該發齣怎樣的聲音?如果他們錯誤甚至是幼稚的言論造成瞭嚴重的後果,他們又是否應該為此而懺悔,即便他們的初衷和願望是美好的。
评分齣版社送的。注釋保留瞭原文齣處,值得肯定。
评分8.10 讀完,很難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