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精神:吴清源自传》内容简介:金庸谈吴清源:古今中外,我最佩服的人是准?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但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先生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日本围棋名家桥本宇太郎:吴先生是这样一种人,与他那文静的外表迥然不同,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热情之火。更有趣的是,对吴先生在信仰中养成的清廉洁白的人品,无论是谁,都可能将他误认为禅房里修行多年的高僧!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吴老先生在许多人追逐名利时始终能出淤泥而不染,是非常了不起的,什么时候都会有世界冠军产生,可能是“刘清源”,也可能是“张清源”,但作为一代宗师,吴清源却只有一个。
吴清源(1914年6月12日-2014年11月30日),现代围棋名家,日本退休职业棋士,又号“昭和棋圣”。出生于中国福建,七岁开始学棋,数年后已难逢敌手,有“天少神童”之称。后来被旅华日本棋手井上孝平五段赏识,引荐给日本围棋长老濑越宪作七段。其后远赴日本,称雄日本棋坛数十年,开创新布局,被棋 坛誉为“现代围棋第一人”
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14岁东渡日本,从此开始职业棋手的生涯。这正是中国处于被西方列强侵略、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然而,发生在二十世纪中日之间外交政治的纷争与长达八年之久的侵华战争,似乎与他并不相干,没有影响到他的个人生活。在自传中,...
评分我不是棋迷,為了要好好準備一個借田莊莊的《吳清源》為題的講座,竟翻起吳氏的傳記來,看得津津有味。以有涯博無涯,從前選書次第多以言簡意閡的理論為先、不能不看的時聞評論次(危急關頭當然是掉轉了);小說、詩歌、傳記及消閒(磨)讀物,除了是好朋友的作品,差不多一概免問...
评分这也许是个奇怪的组合:小托马斯·沃森,IBM的第2代领导者;吴清源,20世纪最伟大的围棋大师。 他们的境遇与人生之路是迥异的,然而,他们却也有着颇有意思的相似点——他们都出生于1914年;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执拗地追求着自己的信念,一种对自己,对别人也对社会的...
评分我一哥们在北卡读书,彼地无趣,于是就偶尔下下围棋。说来他也是在邓宝珊将军府授过艺的,只不过有所荒废,连段位都没弄上。他的一个美国教授对中国的文化兴趣颇浓,于是提出对弈几盘,后来竟发展成带彩头的。那美国老头喜欢把棋摆成一块一块的方阵,还说这是利用亚历山大大帝...
评分1、君子之道,淡如水; 2、阴与阳,围棋是最好的体现;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难也; 3、你不能通过此书,直接得到结论;因为,修行是需要你自己去实践,而非理论探讨; 4、吴清源 是围棋界超一流高手,久闻其名,一直很好奇他的经历。明明从姓名来看,就是中国人,为什...
《名人》
评分编校差错多
评分作为一个自幼学习围棋的人,吴清源先生一直是我所景仰的大师。但我还是难掩失望地承认,读完这本书后吴先生并不如我所臆想的那样。然而,为尊者讳,我不愿对吴先生做任何指摘。他是围棋史上的一座丰碑,现在以及之后都将如此。
评分流水帐,非常无聊
评分封面很有特色,内容很简单,有数处排版错误。陈平原:写在纸面上的自传活回忆录,不等于真实的人生;有所修饰,有所隐瞒,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不无中生有,或颠倒黑白,都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内。当初卢梭撰《忏悔录》,以“说真话”名扬天下;后世学者却发现,卢梭的自述与忏悔,“只暴露一些可爱的缺点罢了”。不见得是叙述者有意作假,或刻意隐瞒不利于自己的事实,而是在长期的岁月中,当事人选择性地遗忘了某些场面,而凸显了另外一些。(这段话可为读传记者戒)P180,自1942年以来,有43年没有回中国了(特指大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