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流人性论的颠覆性反叛,破而后立,进而建立起新的意义和道德观念,重塑对人性的信心。
·阐明人性的本源、内涵及局限,追溯人类诸多苦难的根源,拨开道德错觉的迷雾,直达现实的彼岸。
·直面人性科学研究领域的诸多热点话题:政治、暴力、性别、儿童及艺术,发现诸多现实冲突背后的分岔路口及共享的普世价值观念。
·一场探索人类本性的奇幻之旅。
·史蒂芬·平克“语言与人性”四部曲之最后一部。
·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1982—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潜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最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20世纪100本最佳科学书籍。
·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08—2013年,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
·2004年,当选《时代周刊》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2010—2011年,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在2013年《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名列第三。
“连接”是改变大脑的重要原因。 观念的连接形成了人的思想。平克在《白板》中提到,观念彼此连接,形成知识和记忆的组合。让人从一个观念联想到另一个观念。信念和记忆都是信息的集合,如同数据库的资料一样,只不过他们存在于行为模式和大脑结构中。我们的阅读,往往是把书本...
评分书名《白板》,咋看以为白板是作者的核心观点,细看英文标题方知"白板"是作者的最大靶子,书中火力全开,驳斥了这种过时的学说,顺便把"高贵的野蛮人"和"机器中的幽灵"学说批判了一番。 梳理白板说的前世今生,作者认为现代生物学、进化心理、遗传心理的各种证据均已无可辩驳的...
评分特别推荐的一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有些囫囵吞枣,借着读书笔记的机会整理一下思路。 作者在这一部分将我们以往对人性的认识归纳为三种观点:“白板说”,“高贵的野蛮人”,“机器中的幽灵”,并从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推到了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观点,他们为什么如此受...
评分 评分前言——天性与教养之思 作者认为行为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否定人性的存在是危险的 抚养孩子时,对儿童天性的违背 认为人性可以通过大规模社会运动重新塑造的信念导致了人类历史上一些极大的暴行 第一部分:白板说的兴起与挑战第一章:与“白板论”相伴随的三种流行的人性论 ...
关于人性的学术著作,可能是本好书,但是读的很痛苦,各种旁征博引,对非专业人士不是很友好
评分翻译质量令人汗颜,湛庐文化又上一个新台阶,以前是卖出垃圾书,现在提升成把经典译成垃圾版出
评分关于人性的学术著作,可能是本好书,但是读的很痛苦,各种旁征博引,对非专业人士不是很友好
评分翻译质量令人汗颜,湛庐文化又上一个新台阶,以前是卖出垃圾书,现在提升成把经典译成垃圾版出
评分对心智白板说的修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