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國傢的治理邏輯,本書主要沿著兩條脈絡進行探討:一是中央權威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這體現在各級政府體製的製度設施和行為方式;一是國傢與民眾之間的關係,這體現在國傢與社會群體的相互影響上。本書從學術上推進瞭當前國內的國傢治理研究,並為社會科學研究者提供瞭一種可以參照 的研究路徑和視角。
周雪光,美國斯坦福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斯坦福大學社會學係講座教授、清華大學社會學係兼職教授、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組織管理係係主任、北京大學社會學係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組織社會學十講》(2003)、The State and Life Chances in Urban China: Redistribution and Stratification, 1949-1994(2004),閤著有The Dynamics of Rules: Change in Written Organizational Codes(2000)。
初读之后,周雪光的分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来的智性冲击也久久不散。隔三差五地就会翻出来看看,有时仅浏览目录,有时就随意翻几页。尤其是写作思路不顺的时候,就像王汎森所说的那样,拿出这本堪称典范的汉语社科学术著作翻看,寄望于从中汲取些许营养,至少也是一个激...
評分这篇文章是本书作者“周雪光”发表在“开放时代”杂志上的原文( 2014年第4期),转载过来旨在跟大家分享交流。 注:以下全部内容均来至互联网,侵权请告知删除。 【内容提要】 本文在中国大历史视野下认识国家治理逻辑。在前半部分,以近年来学术界、政策研究界关注的“黄宗羲...
評分 評分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研究/周雪光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2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governance in China: an organization approach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是围绕着“一统体制与有效治理”这一中国国家治理的深刻矛盾展开的。一统...
評分作者在文中提到,国家治理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中央权威与地方权力间关系,二是国家与民众间关系。在长期的中国大历史中,前者占据了主要位置,后者只是时隐时现的副线。 官僚体制是中国国家治理的一把双刃剑。在这个过程中,以下两个危险尤为突出:其一,在法理权威基础缺失...
周雪光也沒想到今天卡裏斯瑪權威會以這種方式轉化成“法理”權威吧。
评分周雪光近十年關於國傢治理的論文結集,標題與框架來自於《開放時代》2011年同名論文。導論+第一部分4篇文章值得一讀,其餘爾爾,未收錄《從“黃宗羲定律”到帝國的邏輯》精彩一文有點遺憾。核心邏輯可以概括為:中國巨大的治理規模導緻瞭中央集權體製下,(一統體製要求的)政策推行的一緻性,與(有效治理需要的)政策因地製宜的差異性之間的矛盾。不可否認是一個邏輯一緻的觀察,然而同樣的邏輯也完全適用於任何一個內部多樣性巨大、中央集權的單一製國傢。然而我想這遠沒有抓住當代中國政治製度與國傢治理的核心問題與關鍵矛盾。這些治理問題的産生,就是因為中國太大瞭嗎?規模在整個邏輯中作為核心參數,卻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釋和分析。最後,如何解決這一治理矛盾?方法居然是減小治理規模,追求一個小政府?大跌眼鏡 2018.2.11
评分大傢都知道中國的問題是體製問題,這本書正是從現象到本質迴答瞭體製齣瞭什麼問題,解答瞭很多睏惑。盡管行文前後有很多重復的地方,從寫作上來看可能並不是很優美,但是從內容上來看,值得特彆推薦,可惜看印數隻有幾韆冊,真希望更多人能讀到真本書。
评分剛聽說這本書被禁還是很詫異的,畢竟書上相當內容來自公開發錶的論文,但開始認真讀之後,越看越理解為什麼會被禁,誇張地說每句話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甚至在部分地方到瞭指名道姓的地步。所以管禁書的可能也是真看瞭,這個業務水平就比按關鍵詞要求中國季刊下架的高很多……
评分剛剛和作者說好做個訪談,就聽說這本書被禁。這種事情在我身上發生也不是一次兩次瞭,記得剛畢業那會兒去采訪申花總經理樓世芳,沒過幾個月就傳齣瞭他失聯的消息。可以說是非常名偵探柯南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