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花与节令物:中国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

四季花与节令物:中国古人头上的一年风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贾玺增
出品人:
页数:3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9-1
价格:6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41630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文化
  • 服饰史
  • 时令
  • 汉服
  • 科普
  • 历史上用花的历史
  • 首饰
  • 四季花
  • 节令物
  • 中国传统
  • 古人生活
  • 岁时风俗
  • 花卉文化
  • 节气文化
  • 簪花习俗
  • 古代美学
  • 自然节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应景服饰文化以农耕生活为基础,四季景物变化为环境参照,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簪戴鲜花、装饰节物进行情景设定,描画出自然万物的轮回往复,构建出生动和谐、时节有序、内外融合的社会物质与人文生活景象,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和文化想象力,彰显了中国古人器以载道的造物思想和审美理想,展现了中国古人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纯熟的制物技巧,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乐观向上、主动进取的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贾玺增

博士,中国古代纺织与服饰史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院教师,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吐蕃学会染织服饰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首服史研究”,清华大学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南京织金锦(真金线)南京织金锦传承与制作技艺研究”;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艺术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研究”,参与完成国家教育部项目“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职业服装设计规划与研究”。出版 “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服饰艺术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外服装史》《中国最美服装》和《中国最美首饰》,合著《粉黛罗裳》;曾在《紫禁城》《敦煌研究》《美术观察》《装饰》《服装设计师》《中国服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担任陆川导演《王的盛宴》、台湾汉唐乐府南管古典乐舞团《殷商王•后》、国家大剧院阿根廷导演乌戈•德•安纳《牡丹亭》、中宣部重点项目《中国故事—中华文明5000年》等电影、歌舞剧、记录片等服装顾问;盛锡福“中国冠帽博物馆”、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男装博物馆”等学术顾问。参与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运输司机制服、北京市出租车司机制服、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参会服装等设计项目。

目录信息

目 录
绪论 1
第一章 纤手摘芳 5
第二章 簪花饰首 20
步摇 21    花钗 26    花钿 33
发梳 36    巾环 41    头花 48
第三章 以花为冠 50
第四章 仪程风尚 57
赏花局 58    回鸾 59    节典 61
赐花 63     闻喜宴 65   筵宴 68
婚仪 71     刑狱 72    花瑞 73
身份 75
第五章 四季花序 80
四季花 80    春之花 83    夏之花 84
秋之花 92    冬之花 95    一年景 98
岁寒三友 101

第六章 莳花卖花 103
花户 104    花市 107    运花 112
花贩 113    卖花声 115
第七章 像生花开 120
罗帛花 121    花腊 127     纸花 128
金花 128     通草花 131    珍珠花 133
水晶花 138    琉璃花 140    绒花 141
点翠 143
第八章 节令时物 145
元日·梅花·蜜蜂 149    簪梅 150         蜜蜂 154
人日·人胜 159       元夕·玉梅   165    灯球 167
玉梅 174          雪柳 176         闹蛾 178
蝴蝶 186          云月 194         宜男蝉 197
菩提叶 202       正月·晦日 202    立春·春燕   203
春牛 204        春燕 205       春鸡 210
春幡 213        春虫 215       花朝·蓬叶 223
上巳·荠菜花 231    清明·簪柳 233    秋千 233
簪柳 236        簪柏 238       端午·钗符   239
五毒 240        钗符 244       符袋 246
艾虎 248        艾花 252       艾人 253
天师 254        蒲龙 256       健人 257
荔枝 258        竞渡 260       长命缕 264
石榴花 265       夏至·楝叶 268    七夕·喜蛛 269
立秋·楸叶 273     中秋·月兔 276    重阳·茱萸·菊花 280
冬至·阳生 286     正旦·葫芦景 287
后 记 300
绪 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图片有个别不清楚,也有放错的。 很少看这方面的书,但是博物馆一般都会有这些藏品,古代生活的一部分啊。 感觉条理有时候不是很清楚,历代的,季节的,有些乱。作者对古今中外一些物件还是很熟悉的,可以更加细腻。

评分

排版很好,竟然不是尾注脚注用心了。作者收集了很多资料,干货很足,但自己观点的干货十分缺乏。不说里面章节的很多样具体事物都可以论文展开详述,书名的两大块也可以各成一本厚度不亚于现在的著作,然而只是罗列(比如某种名称说了有什么来源,之后一句似乎前者更靠谱就打发了),太可惜太没好好利用

评分

非常专业化系统化,横向对比,中西方对比古人用花的历史,值得一看和收藏,不过对于普通人看,需要耐心和兴趣坚持看完才行。

评分

内容详实,视角生动,非常好看的一本书,长知识。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浪漫情怀和文化想象力,彰显了中国古人器以载道的造物思想和审美理想,展现了中国古人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纯熟的制物技巧,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乐观向上、主动进取的民族精神。

评分

整体脉络思路及文物的梳理,一开始让我觉得是同行业者的著作。这个逻辑和理论基础改出来直接就是一个精彩的展览大纲。但是里面有错误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