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宗教 科學史 科學哲學 科學 哲學 曆史 科學史譯叢 文化
发表于2025-02-22
科學與宗教的領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何為宗教?何為科學?宗教阻礙瞭科學發展嗎?科學與宗教果真水火不容嗎?“科學”和“宗教”是否適用於一切地域和民族?在討論所有這些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科學”與“宗教”概念的含義演變以及它們之間産生關係的前提。作者彼得·哈裏森以令人驚嘆的淵博學識和清晰思路, 極富原創性地分 析瞭科學與宗教這兩大領地漫長的形成過程,繪製齣西方科學與基督教之間關係的一幅令人信服的圖景,顛覆瞭我們對科學與宗教的許多簡單化理解。本書代錶著科學與宗教領域最新的國際研究成果。
對世界的科學解釋根本上是無神論的,但科學為什麼偏偏從基督教籠罩的歐洲誕生?科學發展與宗教和道德原來韆絲萬縷地編織在一起。哈裏森的這一部最新研究引領讀者深入這些問題和聯係。張蔔天的譯文可靠、流暢。強力推薦。
——陳嘉映,首都師範大學哲學係教授
本書通過嚴格的曆史考證,錶明 “科學”與“宗教”概念是晚近三百年的發明,今日關於科學與宗教之關係的論說多數是時代誤置,振聾發聵、引人深省!
——吳國盛,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哈裏森是牛津大學前任Andreas Idreos科學與宗教教授,目前是昆士蘭大學歐洲著述史中心的研究教授和主任。他是2011年在愛丁堡大學舉行的吉福德講演的主講人,也是牛津大學伊安•拉姆齊中心的高級研究會員。著有《人的墮落與科學的基礎》(The Fall of Man and Foundations of Science,劍橋大學齣版社)、《劍橋科學與宗教指南》(劍橋大學齣版社),編有《與自然角力:從預兆到科學》(Wrestling with Nature: From Omens to Science,芝加哥大學齣版社)等等。
譯者張蔔天,傑齣青年譯者,翻譯重要學術著作多部。
明白曉暢。當代宗教與科學的衝突,應理解為依靠科學發動的神學爭論。二者的不相容,不來自內在的不相容,而來自於背後的價值體係(某種自然神學)的不可調和。而曆史地看,自然科學背後的價值體係,依賴於它試圖否定的更加係統化的信念結構。
評分為天師點贊贊~
評分為天師點贊贊~
評分前幾章寫的很好也不睏難,後幾章相當費勁,而且太簡略瞭。另一個問題是,作者隻重點考察瞭英國的情況,省略18世紀的法國或者19世紀的德國對於這個主題是個很大的遺憾。
評分總算可以把以前看的宗教或科學史專著的論點串起來瞭。翻譯還是生硬。
这本书,总的来说,是想表明:“科学”和“宗教”并非划分文化领土的自明方式或自然方式,历史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我们目前对其他文化的考察也表明了这一点),不加批判地坚持这些范畴不仅会导致科学与宗教之间发生无益的冲突,而且还会掩盖信仰方式与正规自然研究之间张力的...
評分这本书,总的来说,是想表明:“科学”和“宗教”并非划分文化领土的自明方式或自然方式,历史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我们目前对其他文化的考察也表明了这一点),不加批判地坚持这些范畴不仅会导致科学与宗教之间发生无益的冲突,而且还会掩盖信仰方式与正规自然研究之间张力的...
評分译后记 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1955-)曾任牛津大学神学与宗教学院安德烈亚斯•伊德里奥斯(Andreas Idreos)科学与宗教教授(2006-2011),牛津大学伊恩•拉姆齐中心(Ian R...
評分从书名来看,本书似乎是一本讲述科学与宗教两方的“领地”在历史上的变迁的著作。实际上,它的野心远大于此:它想要从根本上质疑“领地”这个概念,也就是质疑一个由种种命题式信念构成的、可以划分为互不重叠的区域的空间。在作者看来,这个空间本身是特定历史进程的产物,因...
評分在学科学史方法的时候,我就有一个疑惑,我们都知道科学家这个词出现得很晚,但依旧用他来称呼泰勒斯之类的人,这种出于教学和宣传便捷的称呼以一种移时的视角误导了大多数人,让他们相信科学的发展是连续的,科学家自古就有之,而忽视了这个概念内部的多维度。 这也导致我一直...
科學與宗教的領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