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正是这样一部关乎生活艺术的奇书,能想凡人所不屑之生活小事,发凡人欲说而说不出的议论。从词曲创作、戏剧演习、声容装扮到器物古玩、建筑、种植、饮食与养生等文艺生活的方方面面,字字句句皆是李渔毕生心血的总结。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著名戏剧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代表作品包括:戏曲《笠翁十种曲》,小说《肉蒲团》《连城璧》《十二楼》《合锦回文传》,文集《笠翁一家言》等。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笠鸿,一字谪凡,号笠翁、湖上笠翁等。祖籍浙江兰溪,生于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这是一本颇有趣味的书。 论美女的几章,建议对美人关注和自认为是美人的人都读一读,看来至少几百年来,中国人对美女的判断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李渔讨厌用油漆刷墙,觉得俗气,他用酱紫色的纸糊在墙上当底色,然后把豆绿色的云母笺,随手撕裂成不规则的大小块,每块拼接以来...
评分1. 关于肤色 做一个科学知道分子是多么重要。李渔说,妇女之美在于白白嫩嫩,人为嘛为有白与不白呢?因为,人是由父精母血生成的,精白嘛,多精少血的,则肤色白;少精多血的则肤色黑。。。以后赞人白嫩,必须得赞:哇!你爹造你下了血本诺! 2. 尤物 媚态。李渔说,女人之...
评分为不期而至的爱情绽放 为远道而来的朋友绽放 为朝夕相处的亲人绽放 为冥冥之中有着神秘机缘的陌生人绽放 踏着黎明的露水绽放 挽着正午的骄阳绽放 披着黄昏的晚霞绽放 枕着沉默的星空绽放 伴着第一只归来的大雁绽放 迎着酷暑骄傲的绽放 陪着最后一片落叶在秋风萧瑟中绽放 为在...
评分渔伯伯他吧,觉得《惊梦》、《寻梦》算不得《牡丹亭》最好两折,因其“犹是今曲,非元曲也”。“袅情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诸句,皆为伯伯所诟病,认为太费经营,太欠明爽,只堪作好文章把...
评分应该是老了后才应该读的书,堪称李渔生活理论辞典,诗词文章、盖房唱戏、锅碗瓢盆、吃喝玩乐、种树养生,最后连什么时候不应该滚床单都有套理论,这股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是够了。只有偶寄,不需要闲情。
评分好奇怪~果麦出的书我都看着好顺眼~~ 鲤鱼先生真是妙人~~ 学习了~
评分生活方法论。
评分二刷。李渔戏曲创作论的根本点还是要从观众出发,注重戏剧的舞台表演效果,这在当时是具有超前性的。所谓“填词之役,专为登场”,为了让大多数人都看得懂,就必须先强调“结构”: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才,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结构实际上就是对主题、人物、情节的组织与处理,所以在此基础之上,为了使剧本主题更突出,更严谨,他还提出了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等手段。立主脑就是要使主题和主要鲜明突出,重点突出主要人物和情节,反对铺陈。密针线要求前后情节和细节要统一,不能自相矛盾。考虑埋伏和照映,让剧本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减头绪要求作家文情专一,不可繁杂。另外,在语言方面,李渔强调少用方言,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为戏剧语言区别于诗文获得自身特征做出了贡献。
评分我也想当个“玩儿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