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一书最早由江苏文艺出版社精编出版,初版于2004年,迄今已经印刷二十余次,常销不衰。 这本散文集,是汪曾祺先生一生创作的各类散文精品的分类集成,是一般读者和散文爱好者阅读的经典范本。
《人间草木》从汪曾祺先生创作的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从华丽归于朴实,技巧臻于至境。这本散文分“人间草木”、“四方食事”、“脚底烟云”、“联大岁月”、“师友相册”、“平淡人生”“文章杂事”等七辑。“人间草木”,主要描写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文辞华丽,美不胜收;“四方食事”从故乡食物到各地美食,在素有美食家之称的汪老笔下,洋溢着深厚的文化气息,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这些美食一经汪老点晴之笔无不令人垂涎叫绝;“脚底烟云”是一组游记散文。不同于一般的纪游文字,汪老的散文富有深厚了文化历史与人文气息,可以称为文化散文,读者从中看到的绝不只风景本身;“联大岁月”描写作者当年在西南大读书求学的难忘岁月,可谓历史的见证;“师友相册”记录沈从文等几位师友的音容笑貌,故人已去,但在作者的文字里却栩栩如生;“平淡人生”是一组写父母家人的文字,情真意切,可以看出汪曾祺人生的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文章杂事”收录作者一组谈小说与散文创作的得意之作,既是汪曾祺先生的夫子自道,又是经验之谈,无论对一般读者写作者还是研究者,都很有参考价值。
汪曾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师从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汪曾祺在散文及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汪曾祺的语言朴素、平淡、韵味无穷,像一阵清风在中国文坛刮过,让人眼前一亮。
草木无情,人世有心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散文随笔自五四一代作家大兴之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在国内蔚为大观,以至泛滥成灾,败坏了随笔的味道。不过汪曾祺的随笔不属此类,他的文字从不讲究豪言壮语与宏大叙事,而是人间草木、花鸟虫鱼、乡间风物。谈吃,谈植物,...
评分汪曾祺的这本《人间草木》读得比较快,书中内容清淡简单,看过的花草,逗过的虫鱼,去过的地方,外加一篇章专门讲作者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遇到的老师,都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大才子。相比起来,只有这最后一章还好看一点,或许是有爆料之嫌,我看得津津有味,总嫌文章太短,没看够...
评分都说草木无情,不解凡忧。在我看来,能在“无情”的草木身上看到有情的人,方才是真正的有爱之人。 苏东坡算一个: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他说,草木中有时光的无情和生活的无穷。 王实甫算一个: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评分拿起这本书全然是被书名吸引,翻过之后才惊觉:有两篇文章,是曾出现在语文课本或阅读中的——一篇是《高邮的鸭蛋》,约莫是小学三年级的课文;一篇是《多年父子成兄弟》,大概是初中的一篇阅读理解。给不足14岁的孩子读的东西,能有多晦涩呢?记得当年读来,便觉和自己心境相...
评分有的地方很喜欢,有的对我来说就太平淡。
评分喜欢的质朴的文风。
评分其实这波读下来,不仅读到了有趣,更读出来一些以前没有读到过的淡淡的伤感。有时候他随便一些我有点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他随便一评论我突然知道了自己喜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篇更甚过别篇的原因了。汪老自己又何尝不是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呢?
评分[藏书阁打卡]32/65 一本只看书名就想读的书,作者汪曾褀可谓大名鼎鼎,这本散文集也是好评如潮,然而,这本书读下来却朴实得让我有点吃惊,就象在听老人慢慢地回忆往事:文字朴实,基本没有渲染,情绪也很克制:我爱昆明的雨、我想念家乡的雪。。。或许正是因为文字的朴素,才更能激起我的共鸣,从汪老花园的一草一木,想起我自己小时候曾经与花花草草的相处时光,那些快乐的没有意义的纯粹消散的日子。但奇怪的是偏偏没有想起眼皮子底下家里的花草、小区的绿树,仿佛汪老笔下的花木与眼前的花木没有一点关系!思来想去,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汪老笔下的花木传达的是过去那种非常纯粹的日子、平和的心境,还有不需要争不需要抢,大家彼此牵绊的安静岁月。有时候我们不妨纯粹一点,与这个世界与世无争地相处一下,或许,我们会更快乐吧。
评分1909-不是很喜欢这种文风。感觉太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