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革 回忆录 季羡林 散文 中国 现代文学 北京大学 中国文学
发表于2025-01-08
牛棚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超。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5年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1941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开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译本。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09年7月11日病逝,享年98岁。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既想刻薄讥讽、又要遮遮掩掩。
评分1219-1231空前浩劫,不可遗忘的岁月。正视反省历史,愿不再重演。读之心塞。
评分一个好的社会能把坏人变为好人,一个坏的社会能把好人变为坏人,甚至「异化」为「非人」。又思,一个人必定干劲十足,行动快速,但往往还需要别人的建议和意见,讨论之,商议之,虽然耗费时间,但谨慎而行,总不会致成什么坏事。然而,如果一人孤罔处之,那只能全靠运气了,若是遇着聪明人则以手加额,三呼万幸;若是遇着谵妄之人或昏聩老叟,只能涕泣歆羡「太平犬」矣。
评分分两部分,一是牛棚杂忆,一是2000年的一部分应酬之作。牛棚部分真使人瞠目结舌,未能理解人性竟至卑劣如斯,只能寄望于将来切莫再入此全民疯魔之境了!
评分1219-1231空前浩劫,不可遗忘的岁月。正视反省历史,愿不再重演。读之心塞。
季老晚年的寫的這本書,雖說是要揭傷疤,講述文革的慘痛可是文字方面實在是有心無力,枯燥無味,類似于一個老人的日常嘮叨。可怕就在于這點,真正親身經歷過文革的人已經逝去或者年邁無力奮筆疾書有力地再現當時地場景,爾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出現的文革場景,或許更有鞭策和感染...
评分寂寞无处不在,唯一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 之前未曾拜读过这一位经历了1911-2009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老的作品,多是怕自己理解不了他那温厚的笔墨,那哲学家的豁达思想,那“非人”的折磨过去,怕自己会隔着纸张也受不住那般情景,而今,在自己特别想要了解那十年的始末之时,有...
评分柴静在方所的讲座中提起顾准,“那时候腹中空空,只有报章杂志之学,却喜欢对人对事空发议论,现在想起来,不免可笑。”这句话反复听了几遍,像在说自己。 眼睛容纳的越来越多,越是看不清楚事物的实质。空间微博信息云云,哪样是真是假,无法给出什么有用并且说出不怕说...
评分读季羡林先生的牛棚杂忆,是抱着对文革的窥探心理。书后记中季先生对青年一代不识文革为何物,表达了担忧历史的断裂与遗忘,这样的担忧现在早已成为事实。而在这个神奇的文字大国,文革这一红色的疯狂历史,也已不过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标记——青年一代已经有了不断去中化的成长...
评分寂寞无处不在,唯一这一刻,我留住了自己 之前未曾拜读过这一位经历了1911-2009近百年的世纪老人-季老的作品,多是怕自己理解不了他那温厚的笔墨,那哲学家的豁达思想,那“非人”的折磨过去,怕自己会隔着纸张也受不住那般情景,而今,在自己特别想要了解那十年的始末之时,有...
牛棚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