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
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为什么这样评价?因为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是远远不够的,在这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关于袁崇焕的死因,更是与我们之前知道的历史大不一样: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
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也许你知道闯王高迎祥、闯将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但你知道“薛仁贵”、“曹操”和“刘备”也到明末来了么?这绝对不是穿越小说里的场景。而你又知道竟然有义军队伍叫“逼上路”、“鞋底光”、“一块云”,甚至“三只手”这样的名字吗?
本书作者当年明月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你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创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讲人,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五百万册,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我对畅销书向来怀有警惕心,总觉得排行榜上充斥着浮华造作、宣传营销、昙花一现的东西,大部分急功近利,小部分附庸风雅。总之对像我这样怀揣一颗装13心的伪文艺青年来说,看畅销书是一件跌份的事。所以,当《明朝那些事儿》占据了所有新华书店、火车站、天桥地摊、当当卓越畅...
评分这是对整部七本《明朝那些事儿》的感受,而不是仅仅对这第七本的评价。 这套书刚红起来那会,从不屑于读畅销书的我自然没正眼看过它。前段时间,我妈竟然自己不动声色地买了一套回来说想看。我瞅着一大摞漂亮的新书眼馋啊,就开始看了。没想到一看就看得激动了,也改变了我对大...
评分买了本盗版的1-7合集,看的相当过瘾。刚刚在看袁崇焕推荐力守宁远那段,太赞了。作者自己跑到宁远那考察地形,和当地渔民交谈,发掘当时的真相,对作者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
评分我觉得我其实是这样的人: 看系列书的话通常是第一本最吸引我,我也觉得第一本是最棒的。看电影亦是如此《无间道》啦,《心慌方》啦,还有《疯狂的石头》。随便扯点。我始终在心底隐隐的觉得使一样东西失败的因素许许多多,但是要它成呢需要的不多,但是起码需要的是诚意,而不...
评分(严重偏题,慎入。不喜欢的可以不看,观点不一致也没必要骂人,谢谢) 短暂的人类文明史里,所有的朝代,无论强大到什么地步,所有的结局都无一例外的消亡,然后被另一个朝代取代了。假如我们可以脱离从小被教育的阶级观去思考,就会发现无论阶级不阶级,人类也许到灭...
崇帧真苦
评分终于到了这最后一本,虽然对明朝无甚感情,但整个兴衰过程都跟着经历之后,还是会不忍心。“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最后打下句点的,却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评分这本书是真正的“一旦拿起,绝难放下”,它最大的革命性意义在于真正的把历史普及了,连不爱历史甚至不爱看书的人都跟风看起了《明朝》。它不需要有多么的深刻,因为读了它而产生兴趣的人自然而然会去刨根究底。《明朝》是个好老师,这个不读书的时代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
评分看到这集,因覆灭之意越来越强,也渐渐心灰;后记多余,也为自己辩解的意思,解释就是掩饰;270多年的帝国灰飞烟灭,浪滔滔千古风流人物,尽成烟云,王侯将相皆成粪土,其实也无须感叹,历史的选择如此,强弱更替,人类社会得以推动向前。
评分什么东西都有使用年限,比如大米,比如王朝,比如帝国。不同的是,大米的年限看得见,王朝的年限看不见。看不见,却依然存在,这就是气数,到了崇祯那里各种破事纷至沓来,只因气数尽了。276年的国祚,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其实十分不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