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巴金 随笔 中国文学 知识分子良心 中国 文革 文学 杂文
发表于2025-02-23
真话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本书是《随想录》第3集。
巴金(1904--2001)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半月社》活动。为了追求光明,1923年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来到上海、南京,进东南大学附中,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1927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了交往。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与靳以合编《文季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奖。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随手翻完 觉得自己现在看晚年的巴金还是太嫩 一篇篇的《怀念谁谁谁》看着好沉重
评分多少人不能顺利的说出这个时代的真话。
评分“当时只要得到我们单位的同意,别的单位都可以把我带去开会批斗”。
评分虽然其热心和真诚令人敬佩,但看到自己没被人打过一次的描述就还是不禁觉得……你这算嘛呀。当然并不是希望他被人打。能够活下来总是好的,尽管我从喜爱过他的作品。以文学作品来说,并不出色。但却是很好的研究材料。……能够做出这种评价的我,某种程度上,也丧失了人性必须的某些部分吧。哎呀……看多了普通人所经历的那些离奇的恐怖,反而对高级知识分子所受的精神耻辱麻木了。这种倾向很糟糕。
评分文若不好看,真也行
说真话的代价 ——读巴金《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 巴金的《随想录》(全五册)至今已经读了其中之三。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他老人家当时说的也并非完全是真话,“四个现代化”之类的空话仍然不时浮现。但越往后读,感觉他的话语越是真实,越凝练——原因么...
评分说真话的代价 ——读巴金《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 巴金的《随想录》(全五册)至今已经读了其中之三。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觉得他老人家当时说的也并非完全是真话,“四个现代化”之类的空话仍然不时浮现。但越往后读,感觉他的话语越是真实,越凝练——原因么...
评分初看还以为是不是找错书了,就这样吗?和我脑子里以《寻找家园》、《尘世挽歌》为蓝本的文革叙述定位太不一样,它们悲怆,揪心。 《真话集》不是。 这个老人很平静地追念,感怀,还有展望。显得稀松平常。 他没有责问历史和整个社会,倒是很多时候为自己而羞愧...
评分《随想录》看了挺久听分散的,很多文章记不清是那个集子里的了。 但是看完之后,真的很敬佩巴金那一代的作家。 他们心中,责任和良心甚至比文学本身终于得多。 现在,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但是我们拥有的心怀世界心怀人类的文学家不多了。
评分想看《随想录》很久,终于看了,这是第一本。书中很容易看出,十年不能写作的生涯给作者的心灵带来了重创,能再拿起笔时已是人事全非、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许多篇目中都有对那段时期自己情况的回忆,是他一生中无法磨灭的印记,动辄就会想到。 今天(2017.12.30)去访了巴金故居...
真话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