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 第九卷:两汉两罗马

易中天中华史 第九卷:两汉两罗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易中天
出品人:
页数:209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1
价格:CNY 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943950
丛书系列:易中天中华史(新版)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易中天
  • 易中天中华史
  • 中国历史
  • 罗马
  • 世界历史
  • 中国史
  • 政治·历史·中国
  • 易中天
  • 中华史
  • 两汉
  • 罗马
  • 历史
  • 文明
  • 帝国
  • 对比
  • 文化
  • 世界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易中天中华史 第九卷:两汉两罗马》中,从马其顿走出来的亚历山大带领罗马战波斯、征埃及、侵印度,可是升为帝国的马其顿却在亚历山大身后分崩离析。“王政时代”建立起人民大会和元老院制度,然而自由和法律终于*终取代了国王。共和制度持续了五百年,却在刺杀恺撒之后垮塌。继承恺撒意志的是出身寒门的屋大维,他终于实现了“罗马统治下的和平”。此后,罗马帝国动乱不止,五贤君也无法力挽狂澜。罗马分裂为东西两半,*终无可挽回地衰颓下去。

大汉同罗马一样,也是自生成长起来,也是没有信仰。在王莽的变法与改制之后,农商俱损,民怨沸腾。由此,西汉过渡到东汉。结果,罗马死了,基督教却在她身上成长起来。中华帝国也没有信仰,却只经历了改朝换代和治乱循环,没有长时间分裂和制度性崩溃,这一切皆为何故?

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球视角,将用五年时间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一部《中华根》(先秦),第二部《*一帝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现已出版前十五卷。

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作者简介

易中天

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1-15卷)。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世界
罗马人来了
亚述:壮丽的错误
波斯:仁慈的征服
希腊:自由万岁
亚历山大:世界公民
第二章 历史
初生牛犊
保卫共和
被杀的岂止是恺撒
屋大维上位
各奔东西
第三章制度
王莽失败
屋大维成功
共和的精神
法治天下
罗马之亡
第四章 信仰
我们为什么没有信仰
佛教:无神的宗教
犹太:人类的先知
原罪与救赎
救世主还是掘墓人
第五章理念
三纲五常
天人合一
政治化巫术
东汉之亡
道教启示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在公元前后的五六十年里,中国经历了最为重要的转折。国家和文化的形态基本已经初具雏形,但因为稚气未脱,所以还很有些年轻人的刚性。同样的,另一个影响世界的文明——古罗马也是出现巨大的转折。 在最初阅读到讲罗马的部分,我很是好奇,为什么中华史要讲到远在天边的罗马。...  

评分

看过中华史系列第二喜欢的一本~ 有时候读史,如果只是以时间为顺序会觉得有些枯燥和乏味,但是若其是以一些主题展开的,主题之间的逻辑关联就显得很重要,上一本看的《风流南宋》让人感觉就是有点像是拼凑,但是这本书将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和西汉东汉进行对比,确实让人看到了...  

评分

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也就是曹操十一岁那年,有一个外国使团(罗马)来到洛阳。 亚述帝国(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612年)实行了强制性移民的政策。比方说,将撒马利亚的以色列人迁到亚述,再把巴比伦、库萨尔、阿瓦、哈马斯和西徐亚的人民迁到撒马利亚。 公元前721年(中国...  

评分

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也就是曹操十一岁那年,有一个外国使团(罗马)来到洛阳。 亚述帝国(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612年)实行了强制性移民的政策。比方说,将撒马利亚的以色列人迁到亚述,再把巴比伦、库萨尔、阿瓦、哈马斯和西徐亚的人民迁到撒马利亚。 公元前721年(中国...  

评分

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从两汉王朝(东汉、西汉)以及罗马的两个制度(共和、君主)进行相应的对比,对比的内容包括:制度、政治体系、信仰以及两个王朝的兴衰。本书的篇幅明显偏重于对于罗马的描写,也有可能是因为作者认为相对于罗马的历史来说,读者对于两汉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一卷也写得好。

评分

这一卷也写得好。

评分

叙事水平一流,能够这么平行穿插地写作,像电影画面一样,只能说易中天艺高人胆大。罗马要从君权人授,到君权神授,只能借助基督教,这个判断我认同。

评分

罗马史讲的不错,但这可是中华史呀

评分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从世界的格局开始描述,分别讲述了亚述、波斯、希腊及马其顿,进而过渡到主角罗马。讨论了罗马由共和到帝国的历程,讲述了恺撒、屋大维以及戴克里先。最后分享了对信仰和理念的看法,算是对宗教起源有了了解。全书个人感觉比较杂散,探求文明的密码,似乎也过于肤浅,并且似乎没有看到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