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大城

大國大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陸銘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3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7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3863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經濟學
  • 城市研究
  • 中國
  • 城市
  • 社會科學
  • 經濟
  • 陸銘
  • 城市規劃
  • 社會發展
  • 經濟地理
  • 人口流動
  • 城市化
  • 基礎設施
  • 政策分析
  • 區域發展
  • 生活變遷
  • 社會結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限製戶籍解決不瞭城市病,讓農民工返鄉治愈不瞭鄉村隱痛!

★基於本土實證,以經濟視角諫言社會問題,著名經濟學傢的反成見、聚共識之作。

房價陡升、霧霾遮天、交通擁堵;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的窘境……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剛剛過半,但大城市的病狀和鄉村的隱痛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限製大城市人口流入,讓農民工返鄉,問題就能解決嗎?不!去往城市,來談鄉愁。社會經濟學傢陸銘比較全球經驗,立足本土現狀,基於實證,力倡中國發展大城市的重要性。社會問題宜疏不宜堵,隻有讓市場本身充分發揮對包括勞動力在內的生産要素的調節作用,纔能從根本上解決當下棘手的社會問題。政府的功能不是與市場博弈,而是在市場失語的地方,以長遠眼光,布局科學的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供給。《大國大城》將告訴你,隻有在聚集中經濟發展纔能走嚮均衡,地理的因素不容忽視,隻有以追求人均GDP的均衡取代追求區域GDP的均衡,纔能充分發揮齣大國的國傢競爭力,最終提升全體人民的公共利益。

著者簡介

陸銘,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作為客座教授(或兼職研究員)受聘於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和日本一橋大學等多所高校,並曾擔任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谘詢專傢,參加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閤作研究課題。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學、城鄉和區域發展、社會經濟學。

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

圖書目錄

【上篇 大國難題】
第一章 中國經濟的歐洲化
1. 歐洲正經曆大考
2. 為什麼大國夢如此迷人?
3. 大國的難題
4. 發展中大國的睏境與機遇
5. 統一市場符閤公共利益
第二章 在集聚中走嚮平衡
1. 三個有關空間的誤解
2. 自由移民的意義
3. 空間的力量 : 3M 與3D 47
4. 城鄉和區域發展中的要素流動和政策
第三章 打破大國發展的“不可能三角”
1. 政府與市場的邊界 : 為城市化“立法”
2. 世界不是平的
3. 行政配置資源的方嚮與人口流嚮相悖
4. 以效率換均勻的代價
第四章 警惕“扭麯之手”
1. 區域發展的公平性原則
2. 何不土地和戶籍製度聯動改革?
3. 勞動力都去哪兒瞭?
4. 地方政府的産業政策之殤
5. 轉變發展方式為何那麼難?
【下篇 大城之解】
第五章 大城市不死
1. 大城市的生機
2. 包容性的就業創造
3. 活在城市,還是生活在城市?
4.“ 以業控人”是南轅北轍
5. 挑選勞動力技能的後果
第六章 全球視野下的大城市
1. 中國城市發展:全球趨勢的又一例證
2. 國傢規模與首位城市:國際視角
3. 巨型城市的人口:東京道路
4. 中國的巨型城市:以上海為例
第七章 城市化之辯
1. 城市化模式 : 事實勝於雄辯
2. 外來人口是負擔還是財富?
3. 城市化會遭遇耕地瓶頸嗎?
4. 擁擠的綠色城市
第八章 城市社會分割之睏
1. 農民工留下青春和健康,帶走自己
2. 歧視的原則
3. 戶籍製約瞭消費
4. 為什麼戶籍不能成為身份?
5. 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6. 文化的融閤將日益重要
第九章 嚮“城市病”宣戰
1. 應對城市病的國際經驗
2. 治理“城市病”:宜疏不宜堵
3. 集聚有利於汙染減排
4. 貧民窟是“非典型性城市病”
5. 城市管控 : 對人,還是對行為?
結語 為瞭公共利益
寫給未來的一封信 (代後記)
緻謝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这本书是陆铭老师的科普书籍,为了写得让大众浅显易懂,省去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数据成果,更不要说复杂的数学模型了。其实他的观点,基本上是基于很多很严格的学术论文而提炼出来的。并不是缺乏证据,而是为了科普省略了技术细节。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请移步cnki搜索陆铭老师的...  

評分

評分

书是好书,书如其名,分为“大国”和“大城”两部分,“大国”的部分负责提问,“大城”负责回答。 很明显,陆铭教授希望《大国大城》中的观点更容易被大众认识,它没有把着力点都放在城市经济学惯用的数据呈现与分析上,而是以一种更加务实、有趣的方式将复杂的城市经济学学术...  

評分

这本书是陆铭老师的科普书籍,为了写得让大众浅显易懂,省去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数据成果,更不要说复杂的数学模型了。其实他的观点,基本上是基于很多很严格的学术论文而提炼出来的。并不是缺乏证据,而是为了科普省略了技术细节。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请移步cnki搜索陆铭老师的...  

用戶評價

评分

睏頓在於,如果你完全相信這本書裏的觀點,即大城市的發展是資源優化配置的必然結果,人口流動利大於弊,“城市病”根源不在於人多而在於管理,就會領悟當下正在實行的一些政策完全是毫無學理又無曆史佐證亂拍腦袋的結果(當然,不看書也會這樣覺得吧)。書中也多次隱微提到,政策製定者齣颱的治理措施及其背後的管理邏輯,往往與經濟學傢/城市研究者得齣的結論、揭示的規律相悖,而一屆一屆的管理者也隻顧在任時期的效績,這也解釋瞭政策不連貫的現象。簡單明瞭地讓人補瞭經濟課,缺點在於囉嗦,故意討好讀者而采用電視演講般的文風,而且對農村的認識比較“城市人”。

评分

能把類學術書寫到可以在通勤地鐵裏看得起勁的也是一種能力

评分

同意書中大部分結論,不過也僅此而已。邏輯的推演有不少很難經得起反復推敲,數據和材料相對太少。很多章節其實說的是一迴事,敘述略顯囉嗦。

评分

中國人沒有平等的概念,但願有一天所有人能意識到歧視是可恥的。

评分

又在假裝矽脂不是支部而是從競爭中脫穎的想象共同體的條件下,提建設性意見瞭。本著這種通俗化的建設性意見寫作本身,實際是"通過循環論證,使隻能看懂通俗作品的讀者把認知框架設定為'支部是正常國傢',達到植入'當下的很多矛盾是偏差/錯誤,而不是鎖定路徑的道德/意識形態選擇所導緻的結果'這一結論"。但這騙的過蜘蛛騙不過轅械。因為我肯定寫成:之所以大城No,城鄉二元Yes,是因為市民社會必然導緻公民社會:沒有來自社會的生育生存壓力,沒有城鄉二元的人口隔離與信息壁壘,現存的粽殃/帝坊泉栗結構吃棗頑蛋。本書散發的"作者想成為治體的朋guo友shi"的惡臭太過濃烈,雖說"治體從不需要朋友"應是常識。又不是寫政治哲學,"應然"毫無價值。何況您的應然是建立在純粹是狗屁的上半部實然上。所以說跟風讀書真是災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