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还可以 社会 波兹曼 文化研究 媒体 科普 文化批评 文化
发表于2025-02-10
娛樂至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名人推薦:
各界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石世豪(NCC主任委員)
胡幼偉(師大大傳所教授)
胡忠信(政治評論家)
趙少康(中廣董事長)
劉幼琍(政大廣電系研發長)
蔡念中(世新廣電系教授)
羅智成(文化評論者)
羅曉南(世新新聞系教授)
國際好評
身為好萊塢時代狂熱的宣揚者,我曾公開反對波茲曼對於未來的暗黑描述,那是一個飽受媒體轟炸的未來。但是,時間已經證明了波茲曼的觀點是對的。他精確地預測到年輕人將會繼承一個狂熱耗盡一切的媒體文化,裏頭充斥著浮華、八卦與貪婪。──卡蜜兒.帕葛莉亞
精彩卓越、論述有力的重要著作。書中盡是波茲曼的指控,也是目前所見過最無可反駁的。──強納森.亞德里 華盛頓郵報書報周刊
波茲曼承接了麥克魯漢理論未及的部分並建立起自己的論述,內容同時具有學者的智識以及說故事的人的機智。──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這本書出現的正是時候……現在我們必須面對波茲曼預見景象所帶來的挑戰。──強納森.寇卓
嚴肅的思考已成過去,迎向娛樂與激情的我們,是否將毀於自身所愛。
◎亞馬遜讀者強力推薦媒體批判經典
◎波茲曼之子安德魯撰寫二十周年版序
◎政大新聞系馮建三教授2016新版專文推薦
在《一九八四》中歐威爾害怕禁書,害怕我們受到文化箝制,但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則害怕沒有禁書的理由,因為再也沒有人想讀書了。今日看來,歐威爾的預言錯了,赫胥黎的預言卻正在發生……
資訊發達的今日,政治人物訴求的不是富有邏輯的政見,而是個人魅力,新聞訴求的不是專業與真相而是悲情與娛樂。自從電報、新聞、電視、網路等傳播媒介出現,數千年習以為常的知識乘載方式在百年間被打破。
改變的不僅是獲取訊息的媒介,也改變了知識結構,使得人類思考方法與行為舉止產生變化。長篇大論變得沒人想看,標語式的短句或誇張的警句才能勾動人心,這並非因為網路和臉書的誕生而來的後果,而是百年來新聞標題、電視節目教會我們的。
拋棄過去書寫文字所呈現的邏輯思辨,我們變得更容易決定,但也更為輕率。我們接觸的資訊更多,但資訊無用的比重卻是更高。那是一種沒有質疑,照單全收的求知方式且無人倖免。然後,電腦與網路社群在二十一世紀更沒日沒夜地吸引我們的目光,從思考方式到生活習慣。當無處不媒體、也無處不娛樂,於是,我們或將毀於自身所愛。
作者簡介:
波茲曼Neil Postman
波茲曼是美國最前線的社會評論家和教育、媒體理論學家。他曾就讀於紐約大學佛瑞當尼校區以及哥倫比亞大學,擔任過紐約大學傳播藝術系主任,首創媒體生態學課程。他的想法平易近人使他在國際間頗富聲望,有其跟隨者。他也是一個具影響力及令人崇敬的教師,生而擁有無遠弗屆的智識。
波茲曼約有二十多本著作。在教育方面的重要著作為《教育做為顛覆性活動》、《教育的終結》;童年方面為《童年的消逝》;語言方面為《瘋言蠢語》;新聞方面為《如何看電視》(與史蒂芬.鮑爾斯合著);關於科技對於文化衝擊相關著作為《科技奴隸》。《娛樂至死》始終都是波茲曼最受迴響與最為廣泛閱讀的一本書,迄今已有十多個外文譯本。逝世於二○○三年十月,享壽七十二歲。
譯者簡介:
蔡承志
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得獎者。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累計作品出版者近七十本。
相關作品包括《如何幫地球量體重》(貓頭鷹出版)、《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約翰.惠勒自傳》、《穿梭超時空》、《致命伊波拉:它藏在哪裡?下一次大爆發會在何時?我們能遏止它嗎?》等。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的20週年版其實在2005年出版,此書所謂的2016增修版其實只是台灣的書商自己找人寫序去加長。作者期望教育家不再希望以電視作教育中心,結果現在教育都以電腦為中心。個人認為這更可怕,因為人的能耐更低,思考更不深入,知識都存在電腦或網絡而非腦袋,而且對機器控制權比以往大,所以人更自我、更短視。特別是有了社交媒體後,媒體世界已與往日不一樣,全球化加速,假新聞充斥世界,人們追求更短和快速的資訊,內容農場無處不在,更嘩眾取竉的內容取得更多讀者,互聯網又只會把我們想讀的資訊給我們看,結果世界只會更加分裂。作者於2003年已逝,我們需要一位新的學者寫一本新的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警告世人。(4/3-19/4/2019)
评分《娛樂至死》原書出版於1985年,這本書談的是當時已成為主流媒體的電視,和印刷媒體之間的差異,以及媒體的界面形式如何影響大眾的思考論述方式,形成社會的危機,談歷史演變也談當代文化,很容易讓人覺得是老先生的嘮叨。不過就30多年後的網路時代回頭來看,仍然還是有其啟發,至少對於媒體界面的影響會更有警覺。
评分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的20週年版其實在2005年出版,此書所謂的2016增修版其實只是台灣的書商自己找人寫序去加長。作者期望教育家不再希望以電視作教育中心,結果現在教育都以電腦為中心。個人認為這更可怕,因為人的能耐更低,思考更不深入,知識都存在電腦或網絡而非腦袋,而且對機器控制權比以往大,所以人更自我、更短視。特別是有了社交媒體後,媒體世界已與往日不一樣,全球化加速,假新聞充斥世界,人們追求更短和快速的資訊,內容農場無處不在,更嘩眾取竉的內容取得更多讀者,互聯網又只會把我們想讀的資訊給我們看,結果世界只會更加分裂。作者於2003年已逝,我們需要一位新的學者寫一本新的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警告世人。(4/3-19/4/2019)
评分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的20週年版其實在2005年出版,此書所謂的2016增修版其實只是台灣的書商自己找人寫序去加長。作者期望教育家不再希望以電視作教育中心,結果現在教育都以電腦為中心。個人認為這更可怕,因為人的能耐更低,思考更不深入,知識都存在電腦或網絡而非腦袋,而且對機器控制權比以往大,所以人更自我、更短視。特別是有了社交媒體後,媒體世界已與往日不一樣,全球化加速,假新聞充斥世界,人們追求更短和快速的資訊,內容農場無處不在,更嘩眾取竉的內容取得更多讀者,互聯網又只會把我們想讀的資訊給我們看,結果世界只會更加分裂。作者於2003年已逝,我們需要一位新的學者寫一本新的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警告世人。(4/3-19/4/2019)
评分翻译能不能不要再烂 :(
和波普尔一样,波兹曼提醒人们要警惕电视这个二十世纪的宠物,有所不同的是,波普尔焦虑的是电视中暴力、色情等内容对儿童的腐蚀,为此,他甚至建议政府牺牲言论自由立法对电视制片商进行管制,而波兹曼瞩目的则是电视造就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令人恐慌的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
评分世界的美妙在于,这里是一座偌大的城堡,所有居民的命运彼此交叉——你遇得见谁,又匆匆走过怎样的景,都是有趣且值得期待的妙事。但当今天,“遇见”这个词却又有了更多的含义——人们不仅可以实实在在地体验自己的命运之路,还可以在电视或是网络上,围观他人的喜怒哀乐。而...
评分波兹曼同志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反技术主义者。一切技术的进展,都会令老先生忧心忡忡。他说电视搞的一切都娱乐化了,不严肃了。可是人类何时严肃过呢?大众文化本来就是通俗的,一直如此,有什么可担忧的?事实上,要求每个人都像精英那样思考和生活才是妄想! 就...
评分和波普尔一样,波兹曼提醒人们要警惕电视这个二十世纪的宠物,有所不同的是,波普尔焦虑的是电视中暴力、色情等内容对儿童的腐蚀,为此,他甚至建议政府牺牲言论自由立法对电视制片商进行管制,而波兹曼瞩目的则是电视造就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令人恐慌的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
评分用了三天时间,通读了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是一本很能激发阅读快感的书,读的过程中,似乎总能冒出一些话来,令人不吐不快。 媒介即隐喻 记得梦枕貘在〈阴阳师〉里曾经写过,名字是世界上最短的咒。这是一个隐喻。自从有了语言,并将语言作用于万事万物,人类感知世界,...
娛樂至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