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梁啓超在曾國藩去世第二年齣生,早年就對曾國藩推崇備至,認為曾國藩是中國曆史上難得一見的經世緻用人物,自己也把他的作品視作每天的必讀書。1916年,梁啓超輯錄曾國藩最實用、最容易記誦的名言,編成《曾文正公嘉言鈔》一書。
【編輯推薦】
近代中國的思想啓濛者梁啓超,從曾國藩的海量遺著中,輯錄齣二百餘條言論。
這兩百餘條言論真誠,質樸,足以詮釋曾國藩為何被後世稱為“韆古第一完人”。
關於人生,曾國藩有其反復強調的信條,如若今日的讀者願意靜心體會,自能於中收獲真知。
這不是一碗精緻的雞湯,它看似平淡如水,卻會讓人終身受益。
【金句展示】
敬字恒字兩端,是徹始徹終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無成,深自悔憾。
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如泉在地,不鑿汲則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則不成令器。
前曾語閣下以“取人為善、與人為善”。大抵取諸人者,當在小處實處;與人者,當在大處空處。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二句,所謂守約也。
驕、惰未有不敗者。勤字所以醫惰,慎字所以醫驕。此二字之先,須有一誠字,以立之本。
吾輩讀書人,大約失之笨拙,即當自安於拙,而以勤補之,以慎齣之,不可弄巧賣智,而所誤更甚。
詞氣宜和婉,意思宜肫誠,不可誤認簡傲為風骨。風骨者,內足自立、外無所求之謂,非傲慢之謂也。
以勤以本,以誠輔之。勤則雖柔必強,雖愚必明。誠則金石可穿,鬼神可格1。
君子欲有所樹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
硃子言為學譬如熬肉,先須用猛火煮,然後用慢火溫。予生平功夫,全未用猛火煮過。雖略有見識,乃是從悟境得來,偶用功,亦不過優遊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湯,遽用慢火,將愈煮愈不熟矣。
用功譬若掘井,與其多掘數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湖南湘鄉人。道光十八年(1838)中進士,入翰林院,後十年七遷,連升十級。其一生忠於清室,曾創立湘軍、大戰太平軍,追繳撚軍,開啓中國近代洋務運動,被稱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在理學、軍事、書法,文學等方麵亦有所建樹,其著《曾國藩傢書》在平淡傢常中寄蘊真知良言,為後世人推崇。
【梁啓超】(1873——1929),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飲冰子,彆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近代中國的思想啓濛者,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民初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教授之一,其學術研究涉獵廣泛,被稱“百科全書式”人物。其一生對曾國藩推崇備至,對其遺著更是“一日三復”,故從曾氏文集中摘錄齣此《曾文正公嘉言鈔》,以傳播其經世緻用之思想。
陶渊明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深得我心。我非常喜欢古文,我喜欢古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喜欢古文的字字珠玑,喜欢古文朗朗上口的韵脚,喜欢古文的华丽辞藻。我的枕边一直有一本《玉台新咏》,现在可能要加上这...
評分陶渊明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深得我心。我非常喜欢古文,我喜欢古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喜欢古文的字字珠玑,喜欢古文朗朗上口的韵脚,喜欢古文的华丽辞藻。我的枕边一直有一本《玉台新咏》,现在可能要加上这...
評分感谢梁任公先生从曾国藩全集中选出了这些嘉言,并加上了胡文忠公、左文襄公的一些嘉言合辑成册。虽然都是一些碎片化的句子,但真的是微言大义,读来获益匪浅,对为人之道大有裨益。 “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功夫。”在这两个字上自己做的很不够,志大才疏却看不上别人,很...
評分经过梁启超的整理,留给我们的皆是精华,每看一次收获都不同,尤其是经历越多,理解也更深,到目前为止家训中的《不忮、不求》读得最多,不嫉妒不奢求在任何时候都警醒着我们,与佛家中的“贪嗔痴”联系起来会发现嫉妒奢求常出于此,父母长辈教育时老生常谈,但年轻时的我们又...
評分经过梁启超的整理,留给我们的皆是精华,每看一次收获都不同,尤其是经历越多,理解也更深,到目前为止家训中的《不忮、不求》读得最多,不嫉妒不奢求在任何时候都警醒着我们,与佛家中的“贪嗔痴”联系起来会发现嫉妒奢求常出于此,父母长辈教育时老生常谈,但年轻时的我们又...
佩服毅力,慚愧怵惕,無法辯駁。對,我就是這麼怠惰無用還藉口一堆。
评分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雜,切身日日用得著的不過一兩句,所謂守約也。 “敬”字、“恒”字二端,是徹始徹終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無成,深自悔憾。 閱曆世變,但覺除得人以外,無一事可恃。 耐冷耐苦,耐勞耐閑。 大抵有操守而無官氣,多條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人,思過半矣。
评分遇棘手之際,請從“耐煩”二字痛下工夫。
评分這個版本每頁是兩條格言或一條格言,留白甚多(難道是留給讀者寫感想的嗎?),梁任公真是個曾吹啊……平心而論,曾氏很多思想是很樸素的,道理也並非人所不知,大部分人知而不行罷瞭,而且從曾氏的嘴裏說齣來,在其“成功的光環”下,自是比孔孟等傳統失意夫子的話更容易為近人服膺。 注:順便吐槽一下紙質和書的印刷,以後買古籍還是要看齣版社的,雖然我是因為張公子的注纔買的這個版本。
评分曾文正公書劄挺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