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后果》是维沃解释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方道德失败的尝试。他认定腐败的源头在于人们抛弃了普遍性的信仰。维沃试图显示日常关注的事物背后是形而上学的假设,比如,他回顾了柏拉图对音乐道德的兴趣,提到书面文字颠覆思想的潜力。而维沃大众传播和新闻的观点是深刻和有预见性的。
理查德·M.维沃(1910-1963),芝加哥大学英语教师,《塞沃尼评论》《诗歌》《公利》等刊物的撰稿人。
Ideas Have Consequences (1948) by Richard M. Weaver 部分是希望复制《通向奴役之路》的成功,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四年后出版了《思想的后果》,当时编列了7500美元的宣传预算推销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销售量让人失望,至少刚开始如此,出版一年后,《思想的后果》只...
评分 评分 评分Ideas Have Consequences (1948) by Richard M. Weaver 部分是希望复制《通向奴役之路》的成功,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四年后出版了《思想的后果》,当时编列了7500美元的宣传预算推销这本书。但是这本书的销售量让人失望,至少刚开始如此,出版一年后,《思想的后果》只...
评分友人金子昂赠书。目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尚不足以理解通透,待了解哲学史与该主义后会重读。
评分《思想的后果》读完。读这书最大收获是我又找到一个论据为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否必须写文写书。本书引用柏拉图回答此问题:他认为哲学最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真理应当像火焰一样在人们对话中闪烁。在这之前我找到两个论据。一是东方第一圣人孔子西方第一圣人苏格拉底都不写书。二是我读《史记》时发现司马迁在书的最后说自己不是在写书只是整理搜集前人资料。
评分友人金子昂赠书。目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尚不足以理解通透,待了解哲学史与该主义后会重读。
评分虽然跟我的世界观不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里面有些真知灼见。
评分《思想的后果》读完。读这书最大收获是我又找到一个论据为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否必须写文写书。本书引用柏拉图回答此问题:他认为哲学最好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中,真理应当像火焰一样在人们对话中闪烁。在这之前我找到两个论据。一是东方第一圣人孔子西方第一圣人苏格拉底都不写书。二是我读《史记》时发现司马迁在书的最后说自己不是在写书只是整理搜集前人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