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史

魏晋玄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余敦康
出品人:
页数:52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2-1
价格:8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63471
丛书系列:博雅英华
图书标签:
  • 魏晋玄学
  • 思想史
  • 哲学
  • 中国哲学
  • 历史
  • 魏晋
  • 余敦康
  • 魏晋南北朝史
  • 魏晋玄学
  • 哲学史
  • 思想史
  • 中国哲学
  • 玄学
  • 魏晋南北朝
  • 文化史
  • 儒家
  • 道家
  • 佛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魏晋玄学史(第二版)》以正始玄学、竹林玄学、西晋玄学、东晋佛玄合流四个主题为框架,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裴頠、鸠摩罗什等重要人物为线索,结合动荡时代的政治背景与哲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思潮的兴衰消长,做出了系统宏阔、考论精微的论述。围绕着自然与名教、崇有与贵无、言意之辨等诸多论题,成功再现了这一时期本土与外来思潮融会激荡、蓬勃发展的精神状貌。

作者简介

余敦康,湖北汉阳人,1930年生,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易学今昔》、《内圣外王的贯通》、《中国哲学论集》、《宗教·哲学·伦理》等。

目录信息

目录
魏晋玄学与儒道会通(代序)
第一部分
正始玄学:何晏、王弼的贵无论玄学
第一章 魏晋玄学的产生
一、 什么是汉魏之际的时代课题
二、 魏、蜀、吴三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三、 汉魏之际的思想演变
第二章 何晏、王弼的生平与著作
一、 何晏的生平与著作
二、 王弼的生平与著作
第三章 何晏的玄学思想
一、 本体论思想的确立
二、 对本体与现象相互联结的探索
三、 何晏玄学思想的缺陷
第四章 王弼的解释学
一、 中国哲学对理解的探索
二、 王弼解释学的基本思想
三、 《老子指略》
四、 《周易略例》
第五章 王弼的《老子注》
一、 《老子注》的整体观
二、 整体观的几个逻辑支点
三、 《老子注》的思维模式
四、 《老子注》的内圣外王之道
第六章 王弼的《周易注》
一、 《周易注》的社会整体观
二、 卦义与爻义——客观形势与主体行为
三、 政治秩序与政治伦理
四、 《周易注》的谋略思想
第七章 王弼的《论语释疑》
第八章 王弼的玄学体系
第二部分
竹林玄学: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
第九章 阮籍、嵇康的自然论玄学
一、 阮籍、嵇康玄学思想的演变
二、 自我意识与精神境界
三、 阮籍、嵇康在玄学中的地位
第三部分
西晋玄学:裴的崇有论玄学与郭象的独化论玄学
第十章 裴的崇有论玄学
一、 裴思想的玄学特征
二、 《崇有论》的基本思想
三、 裴在玄学中的地位
第十一章 郭象的独化论玄学
一、 郭象的时代与玄学的主题
二、 独化论的玄学体系
三、 郭象在玄学中的地位
第十二章 从《庄子》到郭象《庄子注》
一、 庄子的“迹”与“所以迹”
二、 庄学的沉寂与复兴
三、 郭象的《庄子注》
第十三章 关于《庄子》郭象序的真伪问题
第四部分
东晋佛玄合流思潮
第十四章 六家七宗
一、 两晋之际般若学的兴起和学派的分化
二、 本无宗
三、 心无宗
四、 即色宗
第十五章 鸠摩罗什与东晋佛玄合流思潮
一、 佛玄合流思潮的主题
二、 “六家偏而不即”
三、 鸠摩罗什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四、佛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佛学
第十六章 论竺道生的佛性思想与玄学的关系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因写论文的需求而读此书,余先生确为大家手笔,论述精当,视角宏阔,境界甚高。但由于王弼之后并不在论文需要考察的范围内,我对之后的历史亦无所了解,想来收益不大,所以暂时略过,待日后再读。 书评主要是为了挑挑毛病,一些无关痛痒的细节上我有些不同意见,主要是唯物史观...

评分

提起魏晋,心里总有一种凝重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玄深奥妙的诗文,放荡不羁的个性,甚至连历代史家和文学家都冠之以“风度”“风骨”“风流”之类的评价。 特殊的时代背景,孕育出一批特殊的群体,如我们熟知的“竹林七贤”等。这个时候产生了一种新...  

评分

第一次接触玄学,看的就是这一本书。 先声明:我之前完全没有玄学的基础,很担心会看不懂。但是这本书写得非常清晰易懂,我一下子就被余先生从政治学、哲学角度对玄学所做的解读给迷住了~~~可以说,这一本书是激发我对玄学兴趣的启蒙之作。 从此之后又看了很多玄学方面的书籍。...  

评分

第一次接触玄学,看的就是这一本书。 先声明:我之前完全没有玄学的基础,很担心会看不懂。但是这本书写得非常清晰易懂,我一下子就被余先生从政治学、哲学角度对玄学所做的解读给迷住了~~~可以说,这一本书是激发我对玄学兴趣的启蒙之作。 从此之后又看了很多玄学方面的书籍。...  

评分

提起魏晋,心里总有一种凝重感,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玄深奥妙的诗文,放荡不羁的个性,甚至连历代史家和文学家都冠之以“风度”“风骨”“风流”之类的评价。 特殊的时代背景,孕育出一批特殊的群体,如我们熟知的“竹林七贤”等。这个时候产生了一种新...  

用户评价

评分

2019/1/11-2/15:1.概念的梳理上并不清晰,而且,未能用现代的学术语言对古代的概念进行合理的概括;2.在概念方面,作者往往用他者的概念来硬套解读的对象。在这一点上,最典型的不是作者用黑格尔的思想来套魏晋玄学;而是作者用王弼的概念来套嵇康和阮籍。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样的解读就未能做到客观地还原思想家的观点。3.材料罗列为主,关键处未有详细拆解;4.辩护多,讲前后理论联系的内容较少。5.一些具体的看法颇有洞见。

评分

言必称黑、马,硬生生把东方3世纪的东西套进德国19世纪那套模子,削足适履,讲逻辑,讲体系,实在佩服。#这类东西再看是小狗

评分

2017,10,13,重读。

评分

看了眼后记,是余敦康老师相关论文攒起来的学术史,故而章节之间的连贯性未免不足,重叠之处也略多。总之瑕不掩瑜,重读时再做更详细的评论吧~

评分

总感觉真正的“大师”应该是通俗易懂的, 原本国学就是关注人世的, 不应有什么不懂的道理, 没看懂不是我不懂, 而是写书的人自己也没搞懂。 余敦康先生是真懂的, 所以字里行间都是贴切, 都是直入我心, 都是与古人相通的情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