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是当代法国哲学界、文学界的首要人物,他以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影响了法国以至全世界整整两代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成名作长篇小说《厌恶》,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日记体小说,通过中心人物罗康丹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哲学观念——存在主义。《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萨特小说选》除收录了他的小说《厌恶》外,还有《墙》、《艾罗斯特拉特》、《一个领袖的童年》、《卧房》、《闺房秘事》5部小说。
让-保罗・萨特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存在主义的鼻祖。1905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海军军官的家庭,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专攻哲学。二战结束后不久,萨特和梅洛・庞蒂、阿隆、波伏娃创办了《现代》杂志,这份杂志成为存在主义的重要论坛。从此,萨特辞去教职,成为一位职业作家,活跃在法国和世界政治、文化舞台上,直到1980年逝世。
20世纪有三位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萨特和加缪。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的先驱,萨特和加缪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加缪的《局外人》长期在畅销书榜占有一席之地,《鼠疫》的知名度也不低,相比之下,萨特的代表作《恶心》的传播度要差的多,在各大图书网站上都难觅其踪...
评分洛根丁的冒险:恶心是显露自身的存在——而存在看来不是很舒适的。生活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事。人们不断地做出存在所要求的举动,而做这些举动的原因之一就是:习惯。洛根丁实际上跳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跳出了人们日常对事物的思考习惯。当他脱离惯常的文化思想开始观...
评分 评分——谨以此文纪念让-保尔·萨特103岁冥诞 上周买了本英文版的萨特《恶心》。想到像萨特那样的知识分子,再看看中国的现状,就觉得中国的学者虽得其时,未得其主,甚为感慨。 最近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情,每一件事情都吸引了太多来自国内外的目光与口水。互联网络的发展,国民教...
评分读到了《一个领袖的童年》和《厌恶》就已经被萨特深深吸引。喜欢。翻译虽然糟糕,但想想我没有翻译的能力,所以没有资格去评价译者。
评分越荒诞越反抗。
评分萨特的小说实在太好看,笔触朴素思想却有扑鼻郁香,深刻尖锐、精悍有力。他的意识流显得扼要、简明而有力,然而仍带着意识流特有的扑压感,使读者不得不跟随这场洪流漂行。对于死亡和存在的思考,可谓完美展现了他的哲学思想。萨特的荒谬是无可抑制的无聊、死亡的步步紧逼、命运的戏剧转场、突如其来的厌恶。他对性的直白使性几乎抽象为符号,使粗鲁糙粝载满了生命、意识的沉重。翻译有点问题,但无伤大雅。
评分荒诞也有一种激情。荒诞的人不会去自杀,他要活下去。但不放弃自己的任何信念,他没有明天,不抱希望,不存幻想,也不逆来顺受。荒诞的人在反抗中确立自身,他满怀激情注视着死亡,死亡的眩惑使他得到解脱。
评分很长时间以来看的最好看的书。《一个领袖的童年》和《厌恶》是哲理小说的典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