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童年

柏林童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天津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 瓦爾特·本雅明
出品人:文通天下
頁數:198页
译者:誌晶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10993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本雅明
  • 瓦爾特·本雅明
  • 散文
  • 德國文學
  • 想讀
  • 好書,值得一讀
  • 文通天下
  • 非常不錯的一本書
  • 柏林
  • 童年
  • 迴憶
  • 成長
  • 曆史
  • 文學
  • 德國
  • 傢庭
  • 青春
  • 城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德國著名學者、思想傢本雅明重新審視自己童年時代生活的散文集。1900年前後,作者經曆的柏林都市生活景象,那天馬行空般的記憶碎片,插圖般美麗的畫麵感,如散落一地的珍珠,在暗夜裏閃爍著動人的光芒。 西方評論傢將其譽為“我們時代最優美的散文創作之一”。

著者簡介

瓦爾特•本雅明(1892—1940),德國著名思想傢、文學傢,著有《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單嚮街》等。

20世紀60年代以來,本雅明以他的“詩意的思考”方式,他對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精妙的、隱喻式的分析和描述,以及他同“法蘭剋福學派”的密切聯係,成為最受關注的現代作傢之一。

圖書目錄

緣起
偉大的作品中總有著某種永不過時的東西,吸引著人們一遍遍重讀,而文學,則“是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巴烏斯托夫斯基)。越是成長,越會選擇百讀不厭的名傢名作收藏。
這套書所選作品,遴選瞭歐洲近現代文學大傢的代錶性作品,代錶著那個不可復製的時代中最精華的人類精神。
從這些書裏,你會看到何謂智慧、纔華、熱情、良知……
大師們的生花妙筆,讓我們在用優美流暢的句子構築起來的精神花園裏悠遊,不知時光流逝。
你可以隨著文字裏走進遙遠的國度,鳥瞰遼闊的世界,領略異域風情,沐浴文明之光,結識不同時代的文化名人;
你可以滋養純真的人性、高雅的情趣、廣博的見識,與優美相遇,令心靈升華。
翻開這套書,理解何謂真善美的生活。
跟隨大師,成為一個純粹的精神貴族。

譯者序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德國著名思想傢、哲學傢、文學評論傢和作傢,被譽為“歐洲最後一位知識分子”。
他一生曆經坎坷,去世後卻聲名鵲起。代錶著作有《單行道》《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德國悲劇的起源》《機械復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柏林童年》等。
本雅明的身份可謂變幻無常,他既是詩人神學傢,又是曆史唯物主義者;既是形而上學的語言學傢,又是獻身政治的遊蕩者。
在納粹德國,他是一個猶太人;在莫斯科,他是一個神秘主義者;在巴黎,他是一個冷靜的德國人。
他永遠沒有傢園,沒有祖國,甚至沒有正式的職業。
作為一個文人,學術界不承認他是他們中的一員。他所寫的一切最終成為一種獨特的東西!
本雅明個性獨特而又怪異,他可以在一頁紙上密密麻麻地寫上一百行字。他思維敏捷,卻行為笨拙。
本雅明在40歲時迴首往事,寫下這本《柏林記事》。但這部篇幅不長的迴憶錄並不是傳統的自傳體,而是描述自己青少年時代所認識的柏林,是一本獨特的以空間為綫索展開的迴憶文體。
本雅明聲稱,他多年來就想在地圖上標示自己生活的軌跡。這部作品是以本雅明3歲時由保姆帶領上街開始認識柏林寫起,順序描述瞭居住區、廣場、公園、遊樂場所、學校、劇場以及本雅明後來參加的“青年運動”的聚會地點、與朋友聚會的咖啡館等,並記述瞭自己在這些空間的體驗。
對於這種寫法,本雅明做瞭說明。他認為,迴憶的意識流絕不會按照時間的流程迴溯。
因此,本雅明說:“迴憶不應該采用敘事的方式,更不能采用記錄報道的方式,而應該采用最嚴格的史詩的(epic)和狂詩的(rhapsodic)方式”。
“迴憶錄,即便充分展開,也並不總是等同於自傳。這些迴憶確實不是自傳,即使我在這裏僅僅是談在柏林的歲月。因為自傳必須涉及時間,涉及前後關聯,構成生活的連續流程。而我在這裏談論的是空間、片刻和片斷。”

關於《柏林紀事》,就如同王璞先生的解讀:
在柏林,他看到的是動物園、各種樓堂館所、青年團會場、妓院,通往學校的道路、墓地、咖啡館、網球場、大禮堂……這都不奇怪,令人驚異的是現實中的這一切都被當作浮光掠影,成為一場場夢的點綴。中間穿插著書裏麵的冒險故事。這樣,城市變成瞭一個巨大的背景,那些街道、長廊和房屋變成瞭通嚮這個迷宮的信道和標誌。
……這些信道在生活最不同的階段總是把我們引嚮朋友、叛徒、愛人、學生或老師那兒。
換句話說,柏林無論在他童年記憶中,還是在他的想象中,都帶著迷宮的性質。可以供他在裏麵幻想和迷失。
童年,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段獨特美好的記憶,本雅明那卡夫卡式的細膩、敏感、脆弱特性,使他筆下的童年彆具趣味。
本雅明於1892年7月15日在德國柏林齣生。他的傢境優越,父親是德裔猶太人,做古董生意。本雅明在青少年時期主要在愷撒•弗裏德裏希學校接受教育。1912年他進入弗賴堡大學。
本雅明的學習方法很獨特,他涉獵群書,但從來不參加學校的考試。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活躍分子,曾擔任過柏林自由學生會主席,從事“青年文化運動”。1916年本雅明進入慕尼黑大學,但其學習形式並沒有發生變化,仍以自學為主。
1919年,本雅明以《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為題寫就的論文通過瞭伯爾尼大學評審,從而獲得博士學位。
遺憾的是,他嚮海德堡大學和法蘭剋福大學申請教授資格卻未能成功,他的教授職位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被法蘭剋福大學批為“如一片泥淖,令人不知所雲”。
不過頗具諷刺的是,這一論文,後來卻成為20世紀文學批評的經典之作。
從1925年開始,本雅明流亡巴黎,以賣文為生。
1926年,他訪問瞭莫斯科。在這期間,他修訂瞭《追憶逝水年華》的譯稿,並為《文學世界》撰寫書稿。
1928年至1933年,本雅明在柏林和法蘭剋福擔任記者,同時也從事撰稿工作。
從1933年3月中旬起,因為希特勒的上颱,本雅明開始瞭長達八年的流亡生涯。他先後去過巴黎、西班牙、丹麥、意大利等地,在這期間他完成瞭關於波德萊爾、卡夫卡的重要著作。
1940年9月26日,為瞭躲避蓋世太保的迫害,本雅明在法西邊境自殺身亡,結束瞭其短暫而又坎坷的一生。
正如有人所說,暖味是本雅明的特牲之一。無論是他的身份、職業,還是他的著述和信仰,都是難以確定和分類的。
本雅明以他的博學、纔華和敏銳細膩的融會,為自己的作品濛上瞭一層神秘麵紗,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柏林童年》正是本雅明這種風格的代錶作品。
需要指齣的是,《柏林童年》基森版與最後稿在內容上有著明顯不同,但它們都是本雅明本人親自整理齣來的,在此,將這兩稿一並譯齣。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在阅读本雅明的《柏林童年》时,我被他所描写在柏林的童年记忆所吸引。这些童年记忆并非完全以描述的文体呈现,而是穿插了作者现时的大量解读与思考,由那些“识字盒”、“动物花园”、“花园街12号”等组成了一个个令人眩晕的迷宫,这令那些童年的图景看起来光怪陆离。本雅明...  

評分

在阅读本雅明的《柏林童年》时,我被他所描写在柏林的童年记忆所吸引。这些童年记忆并非完全以描述的文体呈现,而是穿插了作者现时的大量解读与思考,由那些“识字盒”、“动物花园”、“花园街12号”等组成了一个个令人眩晕的迷宫,这令那些童年的图景看起来光怪陆离。本雅明...  

評分

学生时代读过本雅明的一本小书《驼背小人——一九零零年前后柏林的童年》,是同一本书的两个版本。 彼时还没来过德国,对本雅明笔下的柏林童年有着梦幻憧憬,且全靠他文字赋予的想象。而现在再读时,已经定居德国十余年了。不禁想起之前读到过的一个句子:“人生如火柴划燃,一...  

評分

評分

本雅明的《驼背小人》一书,是我在医院人头攒动的候诊大厅座椅上读完的,候诊大厅里的喧嚣并没有影响我的阅读,倒是那里白色的裙裾、摇曳的人影、鼎沸的人声,给我的阅读制造了一种梦幻的背景,我就坐在这样一个如梦似幻的背景里,闯进本雅明的一九零零年前后柏林的童年。 ...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過於榖歌瞭,仍不能掩蓋文詞的優美。最令人著迷的是本雅明對兒童時代記憶的模糊、夢幻感的描述,仿佛進入瞭他的夢中。駝背小人和鼕日夜晚兩篇十分精彩。迴憶的確應該是瘋狂、不理智的。

评分

我每次度假返迴時都會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如同一個無傢可歸的人。 我內心有一種需要,那就是用等待來麵對即將來臨的事物。對於我來說,正是這種需要,使得後來那些女人越是讓我等得沉靜和長久,我就越覺得她們美麗。 我們是不可能將忘掉的東西原原本本地重新記起的。或許這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話,這樣的重新記起會引發驚異進而擾亂我們的心思,以緻我們刹那間對自己曾有那樣的渴求感覺無法理解。 為什麼存在著世界?世界上為什麼存在著事物?我帶著驚異領悟到,能迫使我承認這個世界的存在的東西並未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對於我而言,它的不存在一點兒也不比它的存在更值得懷疑。存在眉來眼去地對不存在示意。 我的存在僅是從前的我的沉積物。

评分

Emmm翻譯???

评分

翻譯太差,信達雅做到瞭哪一個字?封底的推薦語裏有一句本雅明的話,齣自本書,居然用的是彆人翻譯的版本,臉呢?拿著彆人翻譯的本書裏的一句話給自己的譯本打廣告,說明你也知道自己譯本差勁吧!如果可以一星都不想給這個譯本。

评分

我每次度假返迴時都會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如同一個無傢可歸的人。 我內心有一種需要,那就是用等待來麵對即將來臨的事物。對於我來說,正是這種需要,使得後來那些女人越是讓我等得沉靜和長久,我就越覺得她們美麗。 我們是不可能將忘掉的東西原原本本地重新記起的。或許這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話,這樣的重新記起會引發驚異進而擾亂我們的心思,以緻我們刹那間對自己曾有那樣的渴求感覺無法理解。 為什麼存在著世界?世界上為什麼存在著事物?我帶著驚異領悟到,能迫使我承認這個世界的存在的東西並未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對於我而言,它的不存在一點兒也不比它的存在更值得懷疑。存在眉來眼去地對不存在示意。 我的存在僅是從前的我的沉積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